本篇文章1615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长沙5月1日电:“来扶贫,去扶贫”——记湖南省鄢陵县原县委书记黄诗燕

新华社记者杨健、周楠

在湖南省鄢陵县钟村窑乡平乐村,贫困家庭朱小心翼翼地将小黄桃果实装入袋中。“再过三个月,黄桃就会有好收成。多亏了他。”

朱口中的“他”就是鄢陵县原县委书记。他成功地带领革命老区鄢陵脱贫,但他倒下了,因为他九年的坚持、咬“硬骨头”的勇气和为人民服务的心。

"摆脱贫困是一件大事,刻不容缓。"

2019年11月29日8点,炎陵县的扶贫工作即将开始。在过去的一周里,黄诗燕的心脏一直不舒服,他面色蜡黄,被劝说“去大医院检查”。

"摆脱贫困是一件大事,刻不容缓。"他不听劝告,拖着病弱的身体把工作安排好。

会后,黄诗燕去宿舍午休,但由于过度劳累多日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56岁。

鄢陵位于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罗晓山区。2011年,黄诗燕担任鄢陵县委书记。

他面临着一个“烫手山芋”:鄢陵贫困率为19.5%,农民人均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走访了11个乡镇和54个贫困村后,黄诗燕发现贫困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一些村民住在“雪松房”里,每次下雨都要漏水,而一些村民只有在无法运输的情况下才会腐烂...

抓绿色农业、生态产业、文化旅游,打造旅游环线,串起交通,去沿海地区吸引扶贫企业...

多年的努力最终会有回报。2018年8月,革命老区鄢陵县摆脱贫困,贫困率降至0.54%。

"青山把忠诚的骨头埋得到处都是,为什么他们会穿着靴子死去."在总结会上,黄诗燕向全县干部发出了继续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的信息。

“我没想到一个词会变成一句口号。他来是为了摆脱贫困,去是为了摆脱贫困。”鄢陵县县长文对说:

“如果你卖铁锅里的铁,你必须让人们住在新房子里。”

2014年,发现该县14,900名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6亿元,而鄢陵的财政收入只有7亿元。

“不能和平地生活,我怎样才能摆脱贫困?”黄诗燕态度坚决,做出了“骂骂咧咧”的决定:“如果你卖铁锅里的铁,就必须让老百姓住新房子!”

为了筹集资金,黄诗燕带头省钱:旧的县委大院没有翻修,粉刷过的桌子也没有更换。困难终于克服了。全县有1250户拆迁户入住新房,2543户贫困户落户,6122户土坯房改造完成。

2011年7月,黄诗燕得知鄢陵有黄桃传统,但规模并未扩大。经过深入调查,他决定支持黄桃的扩张,建立扶贫规模产业。

土地转让很困难,他在家上班;供销对接会上,他走向“平台”。全县黄桃种植面积从5000亩增加到83000亩,销往全国各地。

“黄姬叔三次来我家,帮我卖黄桃,改变了我的命运。”朱的四口之家有三个残疾人,现在卖黄桃的年收入为10万元。

据统计,鄢陵县有4811户贫困户依靠种植黄桃为生,平均年收入8800元,实现了稳定扶贫。

“大黄捉小黄,捉金黄”的顺口溜表达了普通人的赞美。

“这种县委书记真的比他的亲戚还亲。”

在县扶贫搬迁安置点,一个贫困家庭说:“2017年我从山里搬来,黄来我家19次,给我们家三口人介绍工作机会。”

“为了让我们安心生活,我们给每个家庭分配了60平方米的菜地。”张连军带记者去看了安置点旁边的菜地。“一切都由人民来考虑。这样的县委书记真的比他的亲戚还要亲啊”

多年来,黄诗燕一直关注贫困家庭,并直接走访了去过这些家庭的人,记录了1000多户。

廖承云是黄诗燕的结对援助对象。就在他去世的前九天,黄诗燕还看望了廖承云生病的妻子。

"为什么如此热爱人民的领导人都走了?"回首那天,廖承云泪流满面。

县委书记的突然去世给炎陵县带来了巨大的悲痛。黄诗燕去世后的第二天,坏消息传到了夏阳镇大源村,这是他的联合帮助村。300多名村民赶到200多公里外的株洲殡仪馆为他送行。

最近,村民们向村委会主任廖索要进村的照片。“每个人都想他。用照片,留下一个想法。”说完,中年男子悲痛欲绝。

今年1月,湖南省委追授黄诗燕“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为脱贫而来,为脱贫而去”——追记湖南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