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56字,读完约8分钟
今年4月初的两次降温给河南省卢氏县吴家沟村的樱桃带来了挑战。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王小骞、村干部和驻村小组每天早上都带领农民在田间吸烟防寒,最大限度地抑制了樱桃的生产。当樱桃产量因冻害减少40%时,销售收入与趋势相反增加了30%。
在这个小小的扶贫缩影背后,是130名一秘在扶贫前线按照民族习俗驻扎在农村的日夜奋战。
十八大以来,海关总署认真履行扶贫的政治责任,肩负重任,推进海关指定的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20年2月,河南省鲁山县、卢氏县和民权县在海关总署的帮助下,全部脱贫。
海关扶贫干部王晓桐在火盆旁与村民交谈
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扶贫产业项目
刀在石头上磨,人在东西上练。国家海关第一秘书站在扶贫的第一线,把重点放在“精准”这个词上,把重点放在扶贫村上。因为村庄根据人民制定政策,正确的药物,精确的滴灌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辐射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石桥村卢氏县,驻村干部利用邻近县城和众多集体荒地的优势,投资150万元,平整了3000亩集体荒山,种植连翘,促进了传统中药连翘的种植,带动了该县大力发展连翘的人工抚育和种植,现已发展到近100万亩,形成了“卢氏连翘”的品牌,不仅带动了贫困地区脱贫,还保持了青山绿水。
在海关和社会资金的帮助下,朱元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和绿源中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庐山县上竹园寺村成立。集体收入超过60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00元增加到4500元。工业的建立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村民们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何让阳光照射到最需要的地方,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贫困家庭不用担心温饱,国家海关扶贫小组积极探索建立产业利润再分配机制。在石桥村卢氏县,他们注册成立了海富合作社,制定了“公司+合作社+农民”的分配方案,一方面鼓励人才带头致富,另一方面让贫困户分享增收的红利。
帮助马,但也给一程。为确保群众脱贫的稳定,海关扶贫队建立和完善了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首先,明确产权归属。针对村民对扶贫产业产权的质疑,通过专项调查,提出“拨资”方案,按海关投入申请1/3的国家扶贫补贴,帮助村民申请1/3的贴息贷款,产权归村民所有,给群众一个“定心丸”。
二是打造扶贫村“战斗队”。海关总署责成一秘全面履行党建主要职责,加强支部队伍建设,帮助党员干部总结联系群众“四要”工作方法。
第三,继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文化广场、党群活动室、图书馆和教育设施,修建水井和水坝,修建桥梁,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安装健身设备,以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教育设施。
工业扶贫是基础,教育扶贫是根本。自2017年起,海关总署将贫困县基层干部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共举办10期培训班。四年来,在贫困县培训了2411名基层干部和1万多名技术人员。自2016年以来,从国家海关招募了六批46名教师在卢氏和庐山小学任教,直接授课的学生超过12000人。
海关官员徐晓辉教孩子们
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优势,帮助精准扶贫
2019年1月,他自愿在海关总署党委办公室担任中共民权县委常委、副县长近十年。
立足当地实际,如何找到扶贫的突破口?
在住房旺季,我们确定了海关与民权发展的结合点,并利用海关政策的优势促进民权的应用,建立了保税物流中心。民权县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试点城市。他积极发挥电子商务促进产业扶贫的作用,将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巨头引入民权,推动建立双塔芦笋扶贫产业基地,带动50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
海关总署党委一级研究员被任命为河南省民权县副县长,并进入直播室推广民权农产品
在阿里巴巴的“双十一”工作室,我们亲自上阵销售民权农产品带货,推出民权花生品牌,将民权花生电子商务销售额从不到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成功签订3600吨花生油供销合同。在他的推动下,全敏红酒、红麻花、香酥鱼、香菇酱、桑椹等系列产品应运而生。,从线下零售销售模式扩展到在线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民权县黄河故道秋水湖上有500多名农民。因此,该湖已被确定为商丘市的水源,养殖坝已被拆除。农民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着重新陷入贫困的危险。他敦促县政府下决心投资7000万元,修建一条通往河边的道路,架设电线,并帮助500多名农民协调和解决3万亩水的新农场。
除一线工作人员外,海关扶贫工作坚持“一盘棋、一颗心、一个力”,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总局指定的扶贫工作。
海关总署财务部确保在非常困难的财政预算下,扶贫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统计部门为羊肚菌设立了一个海关编号,以帮助将卢氏县的羊肚菌推向国际市场;海关积极与中国储粮总公司谈判,允许河南分公司落户卢氏县核桃油加工企业;人民教育部门批准成立平顶山海关,为鲁山县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商检部门、卫生检疫部门等新设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能优势,推动“全国制冷与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省制冷与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河南省葡萄酒检测中心”三个检测平台在民权县的顺利运行,为民权县制冷与机械设备和葡萄酒两大核心产业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当地海关也在行动。郑武汉海关帮助卢氏县与随州12家食用菌企业签订协议,购销蘑菇100多万公斤,销售金额约40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哈尔滨海关和福州海关积极推荐本地真菌和真菌种植项目,并协调原材料和技术支持。
据统计,2017年以来,国家海关共投入扶贫资金4600多万元,引进扶贫资金3亿元,帮助销售农产品8.3亿元,捐赠图书、电脑、衣物等。,相当于7000多万元。
继续强化高标准,完成指定扶贫指标
海关总署高度重视定点扶贫,把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一年一度的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上,中国海关总署党委把扶贫放在突出位置,重点研究部署。
在扶贫攻坚的一年里,我们遇到了疫情的大考验,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加强了重点攻关措施,建立了定期调研和监督机制,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实施,巩固和提升了扶贫攻坚成果,确保了扶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推动扶贫干部坚守一线。COVID-19疫情爆发后,海关总署立即组织扶贫干部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帮助驻地县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深入农户进行调研和摸底,充分把握疫情对扶贫的不利影响,加强对不稳定贫困农户和边缘贫困农户的监测,制定应对计划,坚决防止疫情导致贫困人口返贫。
高标准完成指定的扶贫目标。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多次召开视频座谈会,组织县乡扶贫干部研究制定2020年海关总署下达的扶贫责任指标实施办法,并派人到一线进行具体指导,督促扶贫干部加快工作进度。截至6月底,共投入帮扶资金1292.95万元,引进帮扶资金2075.9万元,培训技术人员2422人,销售农产品5.877亿元。
不断加强海关政策,帮助穷人。充分发挥海关政策优势,支持民权县保税物流中心(乙类)建设,帮助商丘申请成为国务院第四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试点城市,帮助引进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项目,配合亚马逊中国总部在民权县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培训,培养150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组织海关动植物和食品检疫技术专家,指导指定的扶贫县、村开发高回报、见效快的特色种养产品,帮助卢氏食用菌扩大出口,仅1-5月份出口值就达到4亿多元。
增加投资和消费来帮助穷人。加大对吴家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大樱桃品质改良工程和农村技术人员培训的投入。副县长和入选大学生帮助产销对接,通过颤音、今日头条、快手等平台“活带货”,善用公益中国应用将流量转化为销售。第一届吴家沟村樱桃交易会是为了帮助卢氏县销售价值1500万元的樱桃而举办的。帮助民权县向澳门和香港市场销售大闸蟹和其他水产品。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强产业补链条 全国海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