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2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丽娟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返乡创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推进返乡创业,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就业更充分、更优质。
《意见》指出,支持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农村振兴战略和实现消除贫困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一批批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回国创业。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最新统计,有850万企业家和创新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3 100万企业家和创新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大量海归带来了新的产业、新的商业形式、技术和资本,激发了农村活力,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部长韩长富表示,自十八大以来,农民工已经返乡创业,工商企业也在农村地区创业。大学生“做市商”和农村人才在农村蓬勃发展,形成了要素聚集在农村、产业走向农村、人才进入农村、人才留在农村的良性互动局面,农村创业创新充满活力。
与此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提供补贴和便利。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农村返乡创业创新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完善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落实土地和电力支持措施等方面细化和完善了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海归创业创新。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安排一定比例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专项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人员等措施。
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下,返回家乡的企业家人数正在增加。以河南省为例,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数据,2019年,25.67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124万个就业岗位。截至目前,河南省返乡创业农民工已达149.79万人,就业人数超过900万人。
然而,尽管农村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中央和地方政策提供了便利,但返回家乡的企业家仍然需要面对许多实际困难。中央党校研究员曾叶松认为,这些困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信息不足;第二,土地使用困难;第三,融资困难;第四,技术和能力难以提高;第五,农民工的人力资源有限。
这次发布的意见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要落实支持创业的政策,及时实施税费减免、场地安排,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符合条件的可以参照支持新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进行支持。在资金筹集方面,建议落实商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商业担保贷款奖励和补充政策,合理安排贴息资金。鼓励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运营管理机构等单位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更好地为创业就业服务。开辟“互联网+返乡创业+信贷”的新路径,拓展“政府+银行+保险”的返乡创业融资模式。
在提高技能和能力方面,《意见》还要求扩大培训的规模和质量,并实施培训补贴。另外,建议提高服务能力,依托县乡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设立创业服务专门窗口,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应用、社会保障延续等服务。
可见,该意见提出的措施是针对返乡创业中的一些常见困难,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为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创业服务。特别是,各种补贴政策为一些愿意回国但条件不足的人提供了很大支持。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返乡创业增就业 政策细化增支持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