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3字,读完约3分钟

去掉坏叶,对齐,捆扎……转眼间,新采摘的菜苔就被放在村民罗静芬手中右手边不同的篮子里,整齐美观。

这是记者最近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莫愁镇梁木村梁坝蔬菜基地看到的。该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生产基地之一。

“这些蔬菜藓类植物在下午被装载,可以在第二天中午之前放在广州的蔬菜市场上。”经营该基地的贵州珠江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星告诉记者,该基地已进入淡季,蔬菜产量相对较低。“如果从6月到10月,基地里全是劳动农民,每天就有30多吨蔬菜被送到广州。”

变盲目种植为有计划生产 黔南蔬菜进了粤港澳

梁木村的人们一直有种蔬菜的传统,但在此之前,他们大多是打小仗,规模不够大,卖不出去。都匀市农业和农村局种植发展中心副主任、果菜站主任朱子丹告诉记者:“过去,村民种植的蔬菜大多是自己摊点卖的,或者通过蔬菜商贩卖给都匀市。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价格受市场影响很大。收入很不稳定。”

变盲目种植为有计划生产 黔南蔬菜进了粤港澳

2016年2月,都匀市引进企业组建贵州珠江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珠江源公司与广州海特果蔬有限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转让莫冲镇梁木村1200多亩土地,实施连片大规模示范种植。

“蔬菜基地改变了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更符合市场需求,是对当地的一场深刻的种植革命。”朱子丹告诉记者,蔬菜基地的生产是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的。“种容易卖的,种贵的。过去盲目种植已经变成了有计划的生产。

过去,需要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菜农也从繁琐的生产环节中解放出来,成为工业工人,专攻某一环节的工作,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方法,如分支连接,间作和复种。土地一年四季不闲置,亩产最高可达3万元。

变盲目种植为有计划生产 黔南蔬菜进了粤港澳

梁木村党支部书记吴告诉记者,村民们现在上下班都很准时,收入也很稳定。蔬菜基地从业人员月收入超过2000元,土地流转收入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蔬菜质量,当地政府还在基地部署了实时监控系统,安装了杀虫灯、黄板粘虫网等设施,并修建了冷库。

在蔬菜基地的带动下,一批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这些合作社与珠江源公司签订了生产协议,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其产品通过珠江源公司出口到粤港澳大湾区,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据了解,黔南州目前有四个蔬菜基地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广州和深圳的蔬菜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稳定的销售渠道。

“渭南蔬菜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丰富了粤港澳市民的‘菜篮子’,也丰富了我们村民的‘钱袋’。这是一个多赢的双赢选择。”黔南州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李琼芬表示,国家将继续以500亩以上的坝区为重点,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营销体系,进一步提升蔬菜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集约化和组织化,让更多的优质蔬菜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菜篮子”。(经济日报记者吴炳泽王新伟)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变盲目种植为有计划生产 黔南蔬菜进了粤港澳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