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6字,读完约9分钟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颁布,大湾区的建设进程正在加快,国际一流的海湾地区和世界一流的城市群正在逐步形成。为此,猎聘大数据研究所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发展报告》,重点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的现状和意愿、未来就业机会、海外人才发展状况等。,以期帮助政府、企业和人才进一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现状,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建设和发展。
本文摘录了报告的部分内容,并简要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发展情况。
首先,高端人才的供需正在蓬勃发展,工作场所也很年轻。
从过去两年的数据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供给的增长趋势是上升的,总体形势是好的。2017年,人才供给增长15.25%,2018年增长一倍,达到34.92%,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在不断吸收优秀人才。
从过去两年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的需求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17年,人才需求同比增长60.80%。2018年,人才需求同比增长40.92%。虽然增速低于2017年,但仍保持良好的正增长趋势。
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点,人才是发展中最重要的东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高速发展和大湾区新企业的蓬勃发展,各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和综合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的年龄分布比较年轻。年龄范围主要在26-35岁之间,其中26-30岁的中高端人才比例最高,占34.7%。31-35岁年龄组排名第二,占30.3%。
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和长三角相比,中高级人才的年龄分布呈现同步状态,26-30岁的中高级人才比例最高,表明90后是这两个城市群体的主力军。此外,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拥有稍年长的中高级人才,其中31-35岁的中高级人才排名第一,占32.4%。
第二,互联网主导人才模式,人才从新兴领域寻找。
从行业角度来看,互联网行业是最受欢迎的,占20.77%。房地产、金融、电子通讯和机械制造行业占据相对主流的行业,占10%以上。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正处于以互联网产业为主线,房地产、金融和电子通信产业共同推进,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阶段。
与京津冀和长三角相比,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的分布在互联网行业排名第一。此外,广东、香港和澳门的房地产行业人才比例相对较高,北京、天津和河北更倾向于金融行业,而长三角的机械制造业人才储备较大。这与不同城市群的工业发展有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聚集,收入不断增加,住房需求将会增加,房地产业将会继续发展。
从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分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强劲,2018年达到28.43%,这与湾区新企业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有关。房地产、消费品、电子通信、金融和其他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排名第二。
从新兴领域来看,从2017年到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对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呈高速增长趋势。
从细分来看,2017年高端制造业人才需求旺盛,增长率为129.60%,在六大领域排名第一。其次,在人工智能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同比增长80.81%。到2018年,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将继续上升,同比增长93.05%。
第三,工资水平逐年提高,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达到22.58万元。
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工资呈现正增长,从2016年的192.1万英镑增长到2017年的214.6万英镑,再到2018年的225.88万英镑。它已经连续两年增长,显示出经济活力。从增长率来看,2017年和2018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1.71%和5.22%。总体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良好的正增长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的年薪分布主要在10万到20万之间,接近50%。年薪10万以下的比例为19.65%,20万至30万之间的比例为19.33%,50万以上的比例为6.42%。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相对较晚。近年来,大湾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它每年都出现在国家政策和领导人会谈中。中高端人才的薪酬体系大幅增加。
四是人才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市与一线城市之间人才流动明显。
从不同城市群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来看,长三角地区是近两年净流入率最高的地区,其次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居第三位。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分别为7.43%、4.80%和4.34%。
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人才流动来看,中心城市与一线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流动,其次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内陆二线城市。
另一项关于深圳人才流入和流出的研究显示,来自广州、北京和上海的人才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人离开后会选择在广州、北京和上海工作。从广州的人才流动来看,深圳的人才数量最多,反之亦然。就香港而言,香港与内地一线城市的人才交流仍然频繁,尤其是深圳,两地的人才流入和流出均居首位。
在加薪方面,在流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人才中,二线城市的加薪幅度较高,一些二线城市流入香港的薪资涨幅超过100%。然而,从深圳、广州到北京、上海的人才工资涨幅也相对较高。
五是人才研究生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较高的工商管理背景比例。
据大招聘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至今,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人才研究生院的地理特征非常明显。在十大研究生院中,有9所来自广东省,其中中山大学所占比例最高。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毕业后更愿意在那里工作。
从专业背景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在高端人才业务管理背景中排名第一,占4.96%,其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目前,大湾区秉承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将具有综合文科专业工商管理学科和创新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因的中高端人才引入粤港澳新兴产业,形成了吸纳对口人才、培育人才的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6.超过60%的受访者向往大湾区,定居农村的政策最受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备受关注,受访者的认知度超过90%。其中,15.94%的受访者说他们对粤港澳大湾区了解很多,74.69%的人说他们知道一些基本信息,只有9.38%的人说他们从未听说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规划,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关注粤港澳城市群。
根据一项关于是否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调查,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非常有吸引力,63.75%的受访者说他们想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而粤港澳大湾区对男性更有吸引力,68.15%想去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是男性。
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非常乐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世界级国际高品质城市群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大湾区未来发展的认同感。
在政策方面,近70%的受访者预计粤港澳大湾区将优先推出定居政策。大湾区绝大多数农民工,尤其是深圳和东莞的农民工,都存在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反向连接的现象。如何解决流动人口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了多项政策,引进高端人才,分批转移到家庭。
报告还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人才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大湾区中心城市的人才很有吸引力,深圳、广州、珠海、香港和澳门都在受访者最想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五大城市之列。
七、海归加入大湾区建设,近70%拥有硕士学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和创业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归国人员投身于大湾区的建设。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2018年有近8万名海外归国人员在广州开始或工作。来自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服务部的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在深圳的归国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2万人,深圳已经引进了超过12万名归国留学生。
从粤港澳大湾区归国人员的学历来看,他们中拥有硕士学位的人数最多,接近70%。第二是学士学位,占18.9%,而博士&拥有博士后学位的海归比例只有4.2%。一方面,它反映了粤港澳留学的趋势。大多数学生喜欢在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另一方面,这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对海归的学历要求更高,需要高学历人才加入。
就专业背景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外归国人员主要是商业专业人士。排名前三的专业是金融、工商管理和会计,比例分别为5.51%、4.53%和2.75%。此外,随着大湾区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具有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专业背景的归国人员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海归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分布来看,首先是金融业,因为广深港三地都有良好的金融市场和生态,出现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留学金融专业的海归比例最大,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海归在择业时会慎重考虑学历因素。
数据还显示,近16%的归国人员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行业工作。大湾区的互联网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为许多归国人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深圳的独角兽数量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而且绝大多数独角兽都是互联网公司。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创新人才的凝聚和吸引至关重要。目前,大湾区的硬件设施已经具备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条件。未来,大湾区如何继续加大人才投入,进一步推进人才改革,刺激人才输出,同时提供适合居住、工业和旅游的高品质生活圈,将是大湾区能否成为国际一流海湾地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亮点是什么?狩猎报告强调的是你。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