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3日电:开放金融“血液”激活经济“身体”——内蒙古为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提供金融支持

新华社记者张红河、任慧滨、安

当企业缺乏恢复生产的流动资金时,2000万元的巨款就帮了大忙。"它将在两天后到达,它太渴了!"内蒙古华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一笔快速贷款,也是一项优惠利率。

华天药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消毒制剂的重点企业,在疫情爆发后提前恢复生产,急需流动性。中国农业银行赤峰分行行色匆匆,简化了业务流程,解决了企业的迫切需求。

当务之急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确保物资生产。内蒙古通过专项再融资、财政贴息和优惠利率,确保对医院、卫生防疫、医药制造等重点防疫单位和企业的财政支持。

内蒙古还协调金融机构,支持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内蒙古萨菲亚农业科技公司是一家肉鸭屠宰加工企业。由于物流的限制,产品销售缓慢,但上游农户的肉鸭急需屠宰。

“农民撑不住了。屠宰加工企业必须尽快恢复工作,按时足额购买肉鸭,急需大量流动资金。”该公司董事长李表示,在他们的要求下,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在不到24小时内发放了77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扎赉特旗中心支行组织指导辖区内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银行推出“抗疫贷款”信贷产品。2月底,扎赉特旗贾伟米业有限公司向当地农村信用社申请了100万元的防疫贷款。“真是‘及时雨’,现在你可以用心生产了。”公司总经理魏建明激动地说。

打通金融“血脉”激活经济“肌体”——内蒙古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金融

记者从内蒙古地方金融监督局了解到,截至2月底,全区金融机构已向154家重点企业发放贷款近100亿元。

目前,是春耕季节。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发言人王玉峰表示,全区各部门通力合作,支持重点农牧业企业恢复生产,推荐184家龙头企业申请国家专项低息贷款。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复业率已达到70%以上。

自2月25日以来,内蒙古疫情应对水平已降至第三水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已恢复运营。然而,受疫情影响,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许多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

内蒙古二墩羊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连锁餐饮企业,由于疫情原因无法运营,资金相对紧张。内蒙古银行通过视频和电话及时与企业沟通,并迅速为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

内蒙古地方金融监督局局长姜华说,针对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治区引导金融机构优先开展不还贷款、不放贷款、不抽贷款、不续贷款、不压贷款等续贷业务,安排5000万元中小企业“助学贷款”,支持企业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打通金融“血脉”激活经济“肌体”——内蒙古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金融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庞博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打通金融“血脉”激活经济“肌体”——内蒙古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金融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