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7字,读完约5分钟
这场流行病危机不仅影响了全球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和医疗用品的生产和贸易,还威胁到粮食供应。最近,在缅甸、日本等地的大米热潮之后,许多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个问题:在疫情导致世界许多地方停产的背景下,粮食储备是否足以在本国爆发疫情的高峰期生存?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为了确保国内粮食安全,截至3月27日,包括哈、越、俄在内的许多粮食出口国已宣布暂停或禁止出口部分农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粮食危机悄然来临了吗?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致陆3月27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根据全球疫情的蔓延趋势,更多国家或地区可能会实施更严格、更广泛的出口限制。然而,孙致陆认为,尽管未来将会出现全球粮食危机,但中国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随着COVID-19在全球的流行,“闭关锁国”的现象正在加剧。
随着病毒恐怖的蔓延,欧盟“无国界”的童话被现实无情地粉碎了。许多疫情相对较轻的国家封锁了与邻国的边境,并限制人员和货物的出入境,以防止海外病例的传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针对COVID-19疫情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限制人员流动,而疫情正好发生在春分前后。
“在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农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波动,所以这些国家现有的粮食储备肯定会优先保证国内供应,并相应减少出口。这将带来全球粮食供应下降的风险。”孙致陆说。
孙致陆指出,“人的因素”不仅对控制疫情非常重要,而且是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的重中之重。“农业生产仍然非常依赖季节,季节性非常强。一旦农业供应链中断,就很难恢复。”
在俄罗斯罗斯托夫郊外的一个农场,夏季收获期间,小麦被装上卡车。(资料来源:彭博)
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限制谷物出口后,越南政府于3月25日凌晨暂时实施了为期三天的出口禁令,理由是越南的大米出口最近大幅增长,但国内供应能否满足需求尚不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一大小麦出口国,而越南是仅次于印度和泰国的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
根据越南工业和贸易部的统计,2020年前两个月,越南大米出口同比激增32.6%。其中,对华出口量增长了约7倍。
对此,越南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表示,如果未来几个月出口继续增长,越南可能面临国内大米短缺。
几个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已经发布禁令,这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粮食供应的担忧。
路透社援引一位欧洲食品贸易商负责人的话说:“如果食品出口国开始限制供应以确保本国的食品安全,那将非常令人担忧。”
换句话说,“地主家”里没有余粮,也就是说,它真的没有了。
解决饥饿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而流行病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19大流行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世界上约有8.2亿人正面临着当地的粮食危机,他们长期吃不饱饭。其中,有1.13亿人严重缺乏粮食安全,他们只能依靠外部援助生活。
除了肆虐的COVID-19流行病之外,非洲的蝗灾也影响了全球粮食产量的下降。自今年年初以来,几十年一次的蝗灾已经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蔓延到中东的伊朗、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并影响到印度和巴基斯坦。
肯尼亚桑布鲁县的一群沙漠蝗虫。(来源:粮农组织官方网站)
根据粮农组织沙漠蝗虫信息服务,一个约1平方公里大小的蝗虫群每天吃掉约35000人。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印度12个以上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了蝗虫的影响,至少有20万亩粮食种植停止,40万亩农业用地遭受严重灾害。
祸不单行。粮农组织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还指出,COVID-19流行病已经蔓延到44个需要外部粮食援助的国家。
对此,孙致陆表示,世界上只有5%左右的国家能够实现粮食自给,只有十几个国家的粮食出口量相对较大。
考虑到疫情严重的地区和主要粮食出口国,孙致陆指出,美国、加拿大和法国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疫情形势不容乐观。
幸运的是,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但最近在中国的COVID-19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孙致陆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后,可以实现粮食自给,而疫情只会影响一些农产品的进口。
对此,中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丽华3月27日下午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国夏粮形势土壤水分充足,种苗形势总体良好,收成很好。
此前,农业和农村事务部3月22日也表示,中国重点农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8%,农资商店开工率达到90%,四分之一省份的商店和企业复工率达到100%,农资供应达到常年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农业和农村数据服务平台,用于应对COVID-19中的肺炎疫情
此外,根据农村农业部的统计,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内粮食批发价格一直相对稳定。
“国内疫情爆发的高峰期与我国冬小麦追肥和田间管理的季节相吻合,对种植没有影响,因此对粮食生产影响不大。”至于粮食进口,孙致陆指出,近年来,中国进口的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仅占国内消费的5%左右,也就是说,中国人食用的粮食有95%是自给自足的。
然而,孙致陆也强调,尽管大豆不能直接用作主食,但中国通常将大豆进口算作食品进口。然而,60%到70%的中国大豆需要从国外进口,主要是从巴西和美国,所以大豆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资料来源:时代财经刘木轩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地主家”也没余粮了?疫情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