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3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福州4月7日电福建:面对“疫情”,恢复生产

新华社记者向凯来、董建国、秦红

记者在福建采访时了解到,福建省针对企业复工生产的“痛点”,打出了“组合拳”,努力克服就业难、疫情防控难、运输物流难、供应链协调难、市场拓展难等“五大难题”。截至3月31日,全省工业企业产能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带动全省用电量和负荷稳步上升。

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有针对性地针对痛点、精确的政策和救济

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生产繁忙。宁德时代公司副董事长李平表示:“自2017年以来,该公司在动力电池出货量方面一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春节前,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对返乡职工实施“网格化生产、军事化吃住”,生产能力基本恢复。针对企业订单多、就业不足的问题,当地政府采取了设立返乡就业补贴、放宽安置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福建省针对企业的痛点,根据企业需求,在就业、物流、金融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政策的大量出台增强了企业的收益感。

福建省以“担保资金”为重点,开发了一系列以“快速服务贷款”为主线的金融产品。政府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和信用增级服务16.87亿元,防疫专项信贷资金累计近2万家疫情企业。贷款利息降低5.87亿元;福建以“保障就业”为重点,采取包车、包飞机、专列和“点到点”一站式直达的方式,先后接收7万多名员工进入福建,有效解决了“企业就业难”问题。

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福建省的用电量和最高用电负荷均出现同比正增长,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全省工业企业日用电量占去年3月平均日用电量的比例为106.7%,说明全省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抓住领导者,寻求产业链的回归

走进福清捷联电子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在生产线上忙碌着。公司副总经理龚表示,公司生产能力已基本恢复,一季度订单保持稳定。随着企业复工,十几家上下游企业同时复工。

借助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的运作链条迅速打开。福清还对包括捷联在内的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实行“名单管理”,充分协调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复工,解决产业链中的“瓶颈”问题。

“为了解决供应链协调的困难,福建发挥了龙头和高增长企业的主导作用,首先推动龙头企业、受监管企业和重点项目恢复生产,同时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启动。通过上下游、产、供、销、对大中型企业的全面支持和协调复工,企业活力不断显现。”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许说。

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在龙头企业和监管企业的推动下,福建中小企业也有效地恢复了工作。根据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对220万中小企业使用云平台的监测,福建省中小企业的恢复率为68.9%,居全国第一。

长期以来,在危险中寻找机会是充满信心的

随着工作的有序恢复,福建许多企业都在全速增产。晋江白虹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正处于一个繁忙的局面,所有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年产7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的厂房已经建成,员工正在集中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目前一切进展顺利,新生产线将于第二季度投产。”在项目现场,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江秀明(音)说,他正在与施工人员确认设备到位。

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在疫情形势下,企业恢复原有生产能力并不容易。白虹公司不仅提前复工,还积极扩大产能。仅聚酯薄膜项目,到2021年,公司将投资超过2.3亿美元建设新的生产线,预计届时聚酯薄膜的总产能将达到每年25万吨以上。“疫情可能对纺织品市场产生短期影响,但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扩张计划完成后,集团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对中长期发展充满信心。”江秀说得很清楚。

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福建富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智能电视和智能相框。“危机中有机会,我们必须逆势而行。”公司总经理陈忠兴说,公司去年的产值超过1亿元,今年计划达到2亿元。尽管疫情对出口有很大影响,但国内需求仍可得到深度挖掘。

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在机器的声音和与时间赛跑的生产线中,许多福建企业表示有信心在后期恢复生产能力。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许多民营企业要么布局高端产品,扩大生产和产能,要么在恢复生产的同时增加智能制造,一些企业瞄准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鉴于这些企业推动技术改造的需求日益增加,今年省级技术改造基金规模将扩大到200亿元,同时降低资金申请门槛,扩大支持范围,加快对陪护企业的审批进度。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