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7日电(记者李运平)目前,在中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京津风沙源二期治理工程地区,数百名工人用稻草压沙障,一排排整齐的草方格向远处延伸,沙丘被草方格牢牢锁住。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介绍,该项目位于磴口县防沙林场作业区,计划总投资740万元。通过固沙和种植梭梭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方式治理沙漠10000亩,预计5月中旬完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起伏的沙丘上,一些工人开沟,一些铺草,一些压草...每块草地约1米长,不仅可以防止风沙移动,还可以播种油蒿和柠条,这将逐步改善沙漠生态,防止荒漠化。
整地、挖坑、种植梭梭……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戈苏木造林工地,工人们操作植树挖坑机,高速旋转的螺旋钻头在沙地上挖出树坑。施工队负责人傅俊年说,他们从3月初开始植树,预计到4月底完成1.4万亩的植树任务,逐步拓宽沙漠边缘的林带,进一步固沙防风固沙。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阿拉善盟采取了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沙造林等措施。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周围播种绿色,以遏制沙漠化的蔓延。阿拉善盟林草局局长陈军表示,全盟已开始设计春季造林作业,实施地块和苗木供应,并陆续在重点地区开展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今年计划完成造林任务131.5万亩。
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局长穆远表示,内蒙古将以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北疆绿色长城为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土地绿化,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今年完成造林1297万亩,种草1500万亩。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内蒙古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的持续“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持续“双减少”,巴丹吉林沙漠等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的沙漠扩张现象得到遏制。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植树种草筑起“绿色长城”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