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8日电机场地勤保障人员曹斌:为更多的人服务是值得的
新华社记者朱
防护服、防护帽、护目镜和防护鞋套是曹彬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的必需品,平日里从来没有人碰过。作为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地面服务分公司值机服务部的经理,曹斌和他的同事们从3月20日开始就一直坚守在机场的第一线,确保北京至呼和浩特的国际航班的行李处理。
由于防疫和控制的需要,呼和浩特自3月20日起成为首批国际航班的入境点之一,最近的目的地是北京。同日18时50分,从东京飞往北京的ca926航班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降落,成为首个在呼和浩特降落的航班。
为了确保从东京起飞的国际航班,曹彬和他的同事在当天下午5点到达机场的国际值机区,并在疾病控制专家的指导下穿着防护服。
“我们下午没吃饭,第一趟航班的保障工作从‘不吃不喝’开始。”曹斌说:“如果你想在工作时间去厕所,你必须脱下防护服,这是对防护服的浪费。”尽管机场为防疫提供了充足的材料,曹彬和他的同事选择了“空腹部”的工作来节省防护服的使用。
说起改行呼和浩特的国际航班安检工作,曹彬的话语中并没有太多的紧张。“国内疫情爆发后,我们一直在工作。当人们远离家乡时,我们也在工作,所以我们内心的紧张并不那么强烈。”曹斌表示,报名参加改线航班的安保工作非常有意义。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国际航班的乘客在进入海关时不再携带自己的行李,行李的入境工作由曹斌团队完成。“我们队里有19个人。我们要先把飞机货舱彻底打死,然后把行李从飞机上卸下来打死,再交给海关检查。”曹斌说,国际航班上的乘客行李数量多,重量重。一趟航班最多有400多件行李。在防疫和消毒的帮助下,行李卸货时间将会延长。"有时,行李的卸载速度也决定了乘客的等待时间."
行李卸载机是非常劳动密集型的。另外,防护服的透气性不好。每次曹彬完成收拾行李的任务,衣服都会被拧出水来。
“飞行保护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在乘客眼中,我们都是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我看到他们眼中的感激之情。”曹斌说,他和他的同事在看到乘客下飞机后,只要他们敢喝水和吃饭,就会加快行李卸载、防疫和消毒的速度。“当我们提高效率时,我们可以让厌倦了船的人少等一会儿,这样我们就能感到更轻松。”
截至4月7日,曹彬已经完成了10个国际航班的分流保障,保障工作的流程也在不断优化。他和他的同事不再需要“空腹部”的工作。“虽然我已经20天没有回家了,但我可以坚持我的工作,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务。”累是值得的。”曹彬说道。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机场地服保障者曹彬:服务更多的人,再累也值得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