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96字,读完约11分钟

王涛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的主任,瑞银亚洲经济研究的负责人,也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劳动力市场可能面临20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与2019年底相比,2月份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到6.2%,但这可能并不能完全反映就业市场的整体压力。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估计,如果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放缓至1.5%,城市就业人数可能净减少数百万,而近年来,城市就业人数每年净增加约1000万。劳动力市场的下行压力可能超过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第一季度对服务业的影响可能是最严重的,但大多数影响应该只是暂时的

今年对劳动力市场的大部分影响应该只是暂时的,可能会集中在第一季度。我们估计,在受影响最严重的服务业中,截至3月底仍未恢复工作或失业的人数可能达到5 000万至6 000万,此外,工业和建筑业有2 000万人处于同样的状况。随着正常经济活动的恢复和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在未来几个季度内没有重返工作岗位的失业人数可能会急剧下降。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未来的下行压力可能主要来自出口部门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恶化和许多国家对人员和货物流动的严格限制,我们预计中国的出口在今年第二季度可能下降20%,全年下降12%。出口和贸易活动的急剧下降可能导致出口相关部门1000多万人失业。

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会给消费带来压力

尽管大部分劳动力市场冲击只是暂时的,但今年的整体就业增长可能远低于近几年。此外,最近没有工作的人的收入也可能下降。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稳定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措施,但力度相对有限。即使对人员和货物流动的限制被解除,一些以前被抑制的消费可以被释放,我们相信劳动力市场的疲软仍然会给今年的消费带来压力。今年,居民部门的消费可能会略有下降。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在COVID-19流行病爆发后,人员和货物的流通受到严格限制,经济活动急剧萎缩。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政府逐步放宽相关限制措施,鼓励和帮助各地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我们的日常经济活动跟踪显示,整体经济活动正在逐渐升温,但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服务业中的小微企业受影响最严重,尤其是零售、餐饮、住宿、运输等行业。经济活动的爆发和收缩对劳动力市场有什么影响?未来会走向何方?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今年2月,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较2019年底上升了1个百分点,至6.2%,但这可能仍不能完全反映就业市场的整体压力。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估计,如果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放缓至1.5%(瑞银预测,见《2020年降级增长预测:前所未有的经济疲软》),非农就业人数可能净减少1000多万(城市就业人数可能净减少数百万),而在过去,非农就业人数每年净增加数百万。对劳动力市场的大部分影响应该只是暂时的,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我们估计,在受影响最严重的服务业中,到3月底可能有5000万至6000万人没有返回工作岗位或失业。此外,工业和建筑业可能有2000万人处于类似的情况。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以及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我们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没有返回工作岗位或失业的人数将大幅下降。然而,第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的恶化可能会影响国内出口,这反过来又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下行压力;我们估计可能会有1000多万人面临失业风险。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全国城市调查中的失业率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今年2月,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从去年12月的5.2%升至6.2%。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约为4.4亿,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同期失业人口增加440万。尽管这一规模不小,但与COVID-19爆发的影响或美国的失业状况相比,仍然相对有限。我们认为,全国城市调查的失业率可能低估了总体失业情况和就业市场的压力,因为:1)在2月份进行调查时,大多数雇员和雇主可能还没有返回工作岗位,就业情况无法得到充分评估;2)调查样本可能不包括在小微企业或非农业行业就业的部分个体户和农民工。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政策支持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就业受疫情和经济疲软的影响较小,可能相对稳定。与此同时,政府已经开始并可能继续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费,并出台其他扶持政策,以推迟或减缓裁员压力。此外,高校扩招等政策也可以缓解失业压力。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然而,这项政策可能不会使一些自营职业家庭和小型、中型和微型企业受益。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不同角度评估对劳动力市场的可能影响,即使这种影响可能只是暂时的。

从宏观角度看,我们估计今年非农就业人数可能减少1400万,而过去五年平均每年增加650万。我们的估计是基于以下假设:1)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非农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1.5%;2)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从过去五年的每年5.8%下降到4%。这里我们假设存在剩余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储备)和其他劳动力市场摩擦。根据以前的相关计算,非农就业减少1400万可能意味着今年城市就业人数将减少几百万,而过去五年城市就业人数年均增加1000万(这里是净增加;相比之下,官方公布的新增城市就业人数是新增总数,在过去几年里每年超过1300万。这也意味着中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着过去20年来最大的下行压力,其规模可能超过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可能集中在第一季度和上半年,预计下半年会有所改善。我们预计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同比下降10%,这可能使非农就业人数减少7800万。在第一季度,劳动力市场的衰退和经济增长甚至超过了全球金融危机期间(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然而,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企业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以及经济活动的加快,今年上半年非农业就业的下降可能会缩小到5000万人以下。之后,随着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反弹,下半年非农就业可能会大幅改善。假设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基本没有裁员,失业将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和个体户。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受影响最严重的服务业中,我们估计到3月底仍未返回工作岗位或失业的人数可能达到5000万至6000万。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运输和住宅服务,数据显示,2018年这四个行业的雇员人数为1.91亿(图5)。此外,国家统计局估计,小型和微型商业企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行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雇员人数为3 300万,这两个行业有8 700万自营职业者。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3月28日,餐饮住宿企业的复工率分别为80%和60%,但销售额仅恢复到去年同期的35%左右。国内企业的回报率为40%。大型连锁超市、品牌便利店和百货商店的复工率都在95%以上,但许多小零售商还没有完全复工。假设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都没有裁员,我们估计批发和零售业(假设复工率为60-70%)中没有复工或失业的人数为3000-4000万,住宿和餐饮业为近1000万,运输和国内服务业为1000-1500万。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尚未重返工作岗位或在工业和建筑业失业的人数可能达到2000万。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中小工业企业的员工约占2/3。假设这一比例大致稳定,这意味着2018年1.42亿工业企业中有9500万将被中小企业雇用(图6)。假设大企业没有因为COVID-19疫情而裁员,中小企业的回报率为76%(截至3月28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并且保持了一些额外的剩余劳动力,我们认为中小工业企业可能会失去10%的就业机会,规模接近1000万人。另一方面,建筑业的雇员人数为7300万(截至2018年),3月底的复工率为85%。这可能意味着1100万建筑工人没有返回工作岗位或失业。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农民工可以为估计劳动力市场的压力提供另一个视角。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19年中国有2.9亿农民工,其中1.7亿外出打工。在1.7亿人口中,春节期间返乡的农民工人数为1.25-1.3亿;截至3月19日,约有1亿人再次外出工作,这意味着约有2500万至3000万人没有重返工作岗位。此外,目前还不清楚这1亿农民工是否已经成功重返工作岗位,以及1.2亿本地农民工中有多少人已经找到工作或重返工作岗位。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随着复工率的提高和经济活动的恢复,我们预计大多数人将顺利复工或找到工作。上述对未返回工作岗位或失业人数的估计与3月底整体经济活动的复苏基本一致。我们跟踪的复工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上已全面复工,但产能恢复程度因行业而异(图9)。最近几周,中小工业企业的复工率也大幅上升。许多服务部门恢复工作的进展相对缓慢,但最近也有所加快(图10)。每日百度城市出行强度指数和100城市交通拥堵延误指数也显示居民外出活动正在恢复正常。我们假设,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在4月份恢复工作,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将继续改善,这将推动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恢复正常。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我们预计该政策将进一步增加对就业的支持。为了减轻COVID-19中肺炎对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放松了货币和财政政策,包括增加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低成本信贷,允许贷款延期或延期,以及减少税费。政府还计划发行特别债券,并增加地方政府发行特别债券的规模,以便为额外的财政支出(包括基础设施)提供资金。目前,政府对低收入人群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人群的直接补贴较少,主要针对目前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群,但我们预计今后相关政策支持将会过重。根据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进行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15.6%的中国家庭(约2.18亿人)的金融资产价值低于1000元(包括现金和储蓄)。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然而,外部环境的恶化可能会在未来几个季度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下行压力,这种下行压力来自外部需求急剧减弱和全球供应链受阻的负面影响。瑞银预测,2020年全球gdp将下降1.5%(2009年为0.07%),其中美国下降5.2%,欧洲下降4.5%,经济收缩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基于此,我们预测中国第二季度出口可能下降20%以上,全年下降12%。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我们估计工业部门出口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为2000-2500万。根据经合组织最新的贸易相关就业数据库(tim,根据投入产出表衡量与外国最终需求相关的就业),我们估计,2018年中国与出口相关的总体非农就业(反映所有外国最终需求)将达到6800万(见“为什么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可控的?).该估算方法不仅包括与出口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包括制造业就业人数3500万),还包括与出口活动相关的服务业就业人数(约2700万)。未来几个季度出口的急剧下降可能会导致相关行业1000多万人失业。

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可能会给消费带来压力。大多数新增加的失业可能是暂时的,一旦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失业率可能会大幅下降。即便如此,今年的整体就业增长可能远低于近年来的水平。此外,近期暂时失业的人的收入也可能下降。根据瑞银证据实验室进行的脉搏消费问卷调查,2/3的受访者担心未来收入下降或失业。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刺激消费的措施,包括放宽购车限制和发放消费券,但我们认为,即使取消流动性限制,释放一些此前被抑制的消费,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疲软仍将对今年的消费构成压力。我们预计今年住宅消费将略有下降。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汪涛: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