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37字,读完约6分钟
“目前,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良好,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商务部外商投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商务部2019年发布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显示,21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在2018年呈现稳步、渐进的发展态势。
发展趋势是稳步前进
自1984年成立以来,36年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经济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是体制改革的先导区。近年来,21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约占全国总量的1/10,实际利用外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和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总量的1/5,形成了精简高效的管委会模式,开创了对外“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等多种投资建设服务模式。
根据评价结果,2018年,21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呈现出稳步、渐进的发展态势。
发展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21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其中,广州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经济开发区和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2000亿元。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截至2018年底,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000家,同比增长20%;国家级孵化器和中创空分室450家,同比增长10%。每万人发明专利72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3倍。例如,太原经济开发区和江宁经济开发区分别有579家和457家高新技术企业。
地区领导角色出现了。2018年,21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地级市的13.3%;出口总额3.3万亿元,增长9.4%,比同期全国出口总额增长2.3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出口总额的20.4%;实际利用外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504亿美元,占地级市的29.6%,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北京经济开发区、南京经济开发区、宁波经济开发区等园区有86个援疆援藏边境合作区,比上年增加12个。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实效。2018年,21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能耗和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大幅下降。截至2018年底,成都经济开发区、廊坊经济开发区、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等3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此外,行政效率稳步提高。截至2018年底,18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立了“一站式”政府服务大厅和网上审批平台,占84%。
但与此同时,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定位不清、发展不平衡、发展进入平台期、发展放缓等。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积极推进国家经济开发区的明确目标定位,加快转型发展,为我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商务部外商投资司司长宗长青说。
评估和评价“有进步也有退步”
自2016年以来,中国连续四年组织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和评价。根据2019年的评估结果,商务部发布了排名靠前和排名靠后的名单进行面试和退出,进一步强化了逆向机制,打破了以往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从未退出的局面。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勇介绍了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吸收利用外资前10名、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前10名和发展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0个优秀案例。同时,还公布了排名较低的20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名单进行访谈,并公布了应该退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名单。面试名单中所列的经济开发区将照常进行两级面试。
一方面,商务部将对全国经济开发区十大领导同志、地方市政府领导同志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同志进行警示约谈。对考核评价中排名最后5位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给予重点监管,并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另一方面,根据商务部的做法,指示省商务厅对排名倒数第11至第20位的国家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当地市政府负责同志和市商务厅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宗长青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加大评估工作力度,提高评估工作水平,用好“指挥棒”,推动全国经济开发区争创第一,更好地承担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
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有许多经济开发区,覆盖面广,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朱冰表示,目前,中国积极推进国家经济开发区的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
开放创新,主要是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扩大吸引外资规模,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例如,浙江省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目前,浙江省已建成19个国家合作园区,并成功引进喜力啤酒、ZF、锂能沃斯等一批优质项目,总投资超过51亿美元,成为浙江省投资强度最高、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地区。赣南四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赣东六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进行了联合建设,建立了合作机制,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产业集聚。苏州工业园区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资金链完善和服务链优化,构建了“十个一”特色产业培育机制,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集群。浙江省在开发区产业链上开展了“链长制”试点,以开发区所在地区党政主要领导为链长,统筹优质资源,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
在制度创新方面,要加快民族经济开发区自身管理体制的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山西、贵州等省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区条例,明确了开发区的法律地位、主要职能和责任范围,理顺了开发区与本地区地方政府的权利和责任关系。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加大了“分配诉讼”的改革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授权审批名单。天津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法定机构改革,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创业干部的积极性。(记者冯其玉)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李润发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级经开区引擎作用越来越大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