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7字,读完约5分钟

几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达到新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立”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仓储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伟大的成就来自良好的决策和良好的执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多年来是“三农”工作的指挥棒,为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金融时报》记者通过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试图探索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如何取得上述辉煌成就,并从过去的改革路径中窥见未来改革的方向。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农业:从增加收入到提高效率和调整结构

回顾2012年和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可以看出确保粮食安全是当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粮食产量“连续九次增长”和农民收入“连续九次快速增长”的表现来看,现阶段农业的核心任务是保持总量的稳定甚至增长,确保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基本粮食安全。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自2014年以来,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和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同时出现。对规模和数量的关切日益转向追求效率提高和结构优化。到2015年,“着力加强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思路更加清晰。由此产生的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的重点已经从解决以前的“看天气”和“好年景卖便宜”的问题,转变为一种新的规划、规模、保障和制度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也逐渐得到普遍支持。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这背后有技术的力量,但它离不开系统的引导。在加大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力度的基础上,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完善体制和创新机制,加快农村改革的深化,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正是这一系列制度变迁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链全面开放等多重革命。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的有效推广,许多高质量的农业企业,甚至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农民,都得到了更大的支持,更多的群体加入了这一供应方结构改革。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农村:从农村稳定到农村振兴

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试金石”,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是可喜的,农村经历了由外向到回归、由稳定到振兴的转变。这种发展是政策努力的结果。

这种变化也可以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中看到。2012年会议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以保障农民工为目标;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优化和基本保障的增强,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近年来,一个可喜的现象是,许多村庄都试图摘下“空心村”的帽子,吸引人才回流。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方结构改革后,这一轮变化尤为明显。特别是2017年,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农村成为新一代的新舞台。当年的会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农业并举、城乡结合、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干部优先配置、要素优先配置、公共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保障。因此,农村发展的机会已经被更多的人看到,并成为一个广阔的世界,有抱负的人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其发展方向不仅仅是“脱贫”或“稳定”,而是要实现工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农民:从补贴到扶贫再到致富激励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农村建设靠人民,农业发展靠人民。最终,它的成就和红利也落到了农民身上。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如何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是改革目标的核心。

最早的激励方法主要是补贴。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毫无疑问,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补贴是一个有效的方案,可以解决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工业成长期,它可以帮助农民、农村和农业更好地抵御外部风险的影响,稳步发展。然而,行业应该由弱变强,个人的积极性应该得到充分调动,不仅要“补弱”,而且要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激励强”。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遵循市场规律,激活各种因素,解放生产力是本轮改革的方向。即使是近年来决策者高度重视的扶贫,也绝不是“补贴优先”,而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2018年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和创业。”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善农业支持保障体系。要加强农村规划指导,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填补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不足。不难发现,这些方面都在为农民创造一个更加适宜居住和幸福的环境和制度基础,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创新活力。

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目前,农业、农村和农民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可逆转、农村稳定不成问题这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历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发出了鲜明的改革创新信号,推动了从技术创新到体制机制创新、从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到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优化、从援助创新到激励制度创新。在一系列政策精神的指引下,“三农”领域将成为有志之士大有可为的新空间,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浪潮。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2012—2019“三农”工作的探路之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重点脉络综述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