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9字,读完约5分钟
(续版本1)
“如今,化工企业“村寨着火、户户冒烟”威胁长江生态环境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企业在绿色化、集聚化、循环化、精细化、高端化的转型中获得了新生。”宜昌市经济信息局局长丁说。
除上述地区外,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也积极推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船舶等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去产能和去库存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清水向东流。
长时间的工作,这是必须的。四年后,长江的水更加清澈和绿色。
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长江经济带优质水比例达到82.5%,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1个百分点。与第一次全国水资源普查(2011年12月31日)相比,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在7年内减少了3.79平方公里,降幅接近10%。
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描绘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上海、武汉和重庆处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一轴系统的核心。
四年来,三地以创新为引擎,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已生产出一批世界一流、中国一流的技术和产品,其中包括“国内第一根12英寸单晶硅棒”。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城市,2019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规模达到约18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随着产业布局的改善,预计2020年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
纵观整个长江经济带,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占全国的60%以上。“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长江经济带是中国芯片的脊梁。”上海集成电路R&D中心有限公司总裁陈守绵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12英寸晶圆厂是目前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根据核心思想研究所的统计和相关调查,截至2019年底,中国12英寸晶圆制造厂的装机容量约为90万片,比2018年增长50%。在2019年建成投产的八条12英寸生产线中,长江经济带占了六条。
在武汉,光谷已经成为国家光电产业基地,仅光纤就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5%。自2019年以来,光谷的“核心屏幕终端网络”产业集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在互联网行业,武汉生产了中国第一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聚集了80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第二总部”,互联网企业总数超过2700家。
在重庆,为了实现从“制造”到“智力创造”的转变,《重庆市发展智能制造工程实施规划(2019-2022)》明确提出,到2022年,重庆将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转型,建设10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智能工厂、500个数字化车间,打造25个行业级智能
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创新动力将取得长足进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规模,一批世界级企业和产业集群将得到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将显著增强。
两项国家战略:
携手共建现代工业体系
长江经济带现在迎来了另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祝福: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和发展的国家战略。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框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科技+产业”的优质发展新路子,对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除了电子信息、生物医学等十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外,规划纲要还列出了未来八大产业领域: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和基因检测。
“这意味着,长江三角洲应培育具有世界一流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世界领先的先进产业体系,代表国家参与世界最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华略智库的创始人任新建告诉《上海证券报》。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规划中,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将从2014年的7%提高到2020年的17%,服务业增加值将从2014年的44%提高到2020年的54%。
上海财经大学长江三角洲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的建设、京津冀的协调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相互配合, 中国改革开放的布局将进一步改善,这将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长江之歌》已经在新的时代唱响。新的发展理念是这部由11个省市演奏的交响乐的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这支交响乐最强的声音。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