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02字,读完约8分钟

□记者黄明明

张伟买了一张去沈阳的火车票,决定出发前再试一次。

张伟即将从河北省的一所大学毕业,他已经为自己的工作焦虑了很长时间。询问了很多人,计划了一些未来。偶尔,我听到人们说保险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虽然我不是金融和保险专业的学生,但我的目标是进入保险公司的后台——但我决心不卖保险。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经过几次面试和内部推荐,张伟实际上收到了一家中型保险公司的橄榄枝,这让他喜出望外。如果有任何不满,那就是我不能留在北京总部,但我必须在辽宁分公司工作。

此前,一家国有保险公司负责人曾多次打电话给张伟,并在电话中发誓要招聘一名内部人员。出于对公司品牌的钦佩,张伟决定给自己一个留在北京的机会。

张伟对采访现场感到惊讶,“甚至有点失望”。采访者振振有词地劝说张伟加入营销人员,并从收入和前景的角度分析了后台办公室为什么不如营销人员有前途。这让张伟很迷惑。很明显,这是对后台职位的招聘。我们相遇时为什么会改变?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采访结束后,张伟毅然踏上了去沈阳的火车。

1

近年来,随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居住门槛不断提高、房价居高不下、房租飞涨,一线城市呈现出“关门歇业”的趋势,一线城市并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

与此同时,“回到省会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郑州、武汉、成都、Xi等热门城市的房价也在上涨;长沙、沈阳等房价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省会城市已成为价值洼地,成为许多人选择工作和居住地的考虑对象。

张伟对沈阳既有担忧又有希望。

近年来,“投资山海关”这句话关闭了中国东北的财富之门。在商业环境、人口流失、空气体污染、资源枯竭等信息和话题的暗示下,许多当地人不断走出山海关,而外国人则对在东北的工作持谨慎态度。张伟在网上看到了很多类似的信息,他越看越郁闷。令他沮丧的是,他的亲戚和朋友几乎不赞成他的选择。一个在县城做测量员的小学生告诉他,他在县城能挣七八千元,所以如果他走这么远,最好回家。我乡下老家的父母听说从沈阳坐船坐火车回家要花几天时间,他们都皱着眉头。因为我儿子拿着硕士学位不能在北京定居,他觉得自己在村子里没有面子。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让张伟稍微安慰一下也不是没有好处。自从成都、武汉和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以来,关于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传言很多。随着人才引进政策在各城市的普及,沈阳也出台了相关的人才引进扶持政策。比如,普通高校毕业生来沈求职,并提供10天的免费住宿;对成熟实用人才购房租房给予补贴;人才引进可以安顿下来买房等。虽然比南方主要城市的政策略低,但也显示了外来人才的诚意。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沈阳不仅是省会城市,也是房价相对较低的城市。与北京56万平方米的住房价格和学校区10万平方米的住房价格相比,沈阳在住房价格上确实有优势。除了受欢迎的新区浑南区的房价上涨之外,以沈河区为代表的老城区的房价也低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些历史悠久的老房子甚至只花了56100平方米,这只是白菜的价格。张伟曾经计算过,在这样的房价下,经过一两个月的稳定工作,他买了一套80多套的二手房,价格只有50万元左右。他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首付超过100,000元,他每月的按揭付款只有2000元左右。与北京购房者每月数百万的贷款和数万元的还款相比,压力很小。这只是北京的一个幻想。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当时,在沈阳买房也是一种投资。一位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也看到了沈阳房价的价差,并带领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沈阳抢房子。沈阳将在一段时间内崛起的预期在各行各业的投资者心中蔓延,尽管当地人仍然无动于衷。

张炜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感染,认为如果他将来升值就可以卖掉它,作为回北京的资本。加入公司后,张伟很快就后悔了。

2

出于各种原因,保险一直是金融专业学生的最后选择。其中,因素复杂,涉及行业声誉、工作稳定性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工资收入低、晋升制度不完善。

记者对几所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师冯表示,从该校学生的就业反馈来看,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每月收入数万元的现象非常普遍,而石家庄的这类工作岗位约为4000个。在北京工作效率较高的银行分行,一些员工第一年的年薪甚至可以达到20多万。“北京的收入仍然很高,所以只要有机会,学生们都愿意去北京。”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让张后悔的是工资收入。

张伟的寿险公司无法与保费收入最高的大公司相提并论,而且处于行业的中游,发展前景广阔。起初,张伟想进入公司综合部负责宣传工作——这是他对保险公司后台最简单的了解。分行负责人刘墨对张伟非常乐观,他是一个学历高、人品好、人际关系好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商业材料,并决定让张伟进业务部锻炼和加入公司的人才培养计划。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谈到薪水,张伟的期望值很低,还是和他的期望一样低。基本工资收入超过3000元,不足4000元,张伟难以接受。他多次公布自己的账户,除了房租和生活费用之外,他的月薪很低。不用说,每个月可能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水果。在这一点上,公司也很坚决,工资标准基本上是不可动摇的。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从外部来看,保险业属于金融业,与银行、信托和基金等迷人的职业并列,其收入不应低。不久前,李平安元翔搬到了友邦保险,年薪5000万元+2亿元的薪酬震惊了世界。对于其他保险公司的高管来说,年薪百万并不罕见,而年薪百万甚至更常见。然而,精英的才华并不意味着行业中基层人员的收入高。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保险公司普通员工的低收入是这个行业的一个痛点。北京一家财产保险公司一直在招聘月薪6000元左右的综合人员。有很多人来面试,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在面试中有很好的交谈。当他们谈论薪水时,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失望。也有一些人可以接受工资条件,但他们不符合公司的高要求。一位经济学家在谈到这些问题时说,一方面,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公司也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人。“这是一种结构性障碍”。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工作了不到三个月,在成为正式会员的前夕,经历了人与自然之战的张伟,再次下定决心,回到北京,重新开始。

3

事实上,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仍然是许多学生的首选。

“北京是北方学生的首选,石家庄也可以考虑。”冯老师说,她的学生主要选择这两个地方。北京的收入较高,而石家庄的压力较低。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的统计,从2014年到2019年,研究生就业领域没有显著变化。2014年,75.28%的研究生选择去北方、广州和深圳,而只有24.72%的研究生选择去其他地区。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分别达到75.29%和24.71%,波动幅度非常小,显示了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流向。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上海这个大城市对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徐贤教授说,从就业城市来看,我们的学生可能还是集中在上海。当然,一些学生回到了他们的家乡。这一趋势将比往年更加明显,因为上海的房价太高了。但就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最终会选择留在上海工作。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至于行业偏好,“这基本上是根据当年的市场情况决定的,基金和证券业仍然有吸引力,大型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很受欢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周华说。

“我们是金融专业的,学生更喜欢银行,而保险是第二好的。大多数学生在这两个专业之间进行选择。”。冯老师也谈到了这一点。

徐贤教授指出了另一个趋势。在过去的两年里,复旦大学学生选择保险公司就业的人数显著增加。它不仅包括保险专业的学生,还包括许多金融、税务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保险总公司,如中国再保险、太平保险、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和太平洋保险,大大增加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我飘向北方,别问我的家乡,高耸的古城墙阻挡不了悲伤”。一首流行歌曲《去了北方》唱出了漂泊北方的悲伤和决心。

张伟回到北京,放弃了对金融业的追求和幻想。在辽宁一家保险公司的后台工作了三个月之后,张伟把自己当成了一种磨砺,有时他觉得自己走了一条弯路。

一个月后,张伟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月综合收入约为1万元。他很满意。

在一个叫做“后场村”的拥挤的地方,张伟在公司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加班到半夜,有时他还要值班到天亮。“幸运的是,我逃过了一场大裁员,但不幸的是,互联网公司的红利不见了。”。

对于未来,张伟没有多少计划。“先生活,一步一步来”。

(本文中的人物都是应受访者的要求使用的假名。(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飘向北方——保险业一线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