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68字,读完约10分钟
2019年,猪肉这个话题被谈论了整整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为了人民,餐桌上不缺“这盘肉”,可以说是用尽了一切办法。生猪增产速度加快,储备肉投放力度加大,冷冻猪肉产品库存保持高位,进口猪肉数量增加。
鼠年春节猪肉供应情况如何?据《经济日报》记者采访,目前,猪肉供需矛盾有所缓解。春节期间,猪肉和替代品的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将总体保持稳定。
春节临近,记者专程来到养猪大省四川,采访了养猪场和养猪村,调查了整个生猪生产产业链的复工情况。
四川是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和主要销售区。严格防范严格的生物隔离,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进种植与养殖相结合,通过固定种植和养殖促进产业发展。一系列旨在严格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流行、稳定生产和供应的措施已在这里付诸实施。2019年四川生猪产量将达到4500万头,2020年将达到6000万头。
“没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吗?”如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有点不同。如果你想吃健康的猪肉,你不仅看不到猪在跑,甚至看不到猪。最近,记者在四川许多地方发现,作为一个局外人,站在没有严格消毒隔离措施的闭环农场之外,“没有猪可以跑。”
四川是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和主要销售区。一系列旨在严格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流行、稳定生产和供应的措施已经付诸实施。四川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厅长杨秀斌表示,自2019年10月以来,四川的生猪生产基本稳定,2019年共屠宰生猪4500万头,超过了4008万头的屠宰任务。到2020年,四川将完成6000万头生猪的屠宰任务。
无死角生物安全防控
有数以千计的“非”预防措施,生物安全是第一位的。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的基础。为了彻底制止非洲猪瘟的流行,曾经是散养农民的农民现在团结起来了。
绵阳市三台县刘颖镇青龙村是著名的养猪专业户村,目前有84户养猪专业户。自从非洲爆发猪瘟以来,青龙村就没有爆发过。“从2019年开始,村民自发成立联防队,在村外路口设卡,对过往车辆进行统一消毒,合作社成员轮流值班,对养殖区域实行封闭管理。”刘颖镇青龙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告诉记者。
对于库存量在500到2000之间的中型农场来说,春节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非洲猪瘟病毒就像坐在轮椅上的杀手。它不会自行移动,需要通过附件进行传播。”四川地国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市新安镇村农场负责人万告诉记者,控制猪的活动旨在控制传染源,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旨在切断传播途径,生物隔离可以保护猪免受病毒感染,这也是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最佳方法。
1月8日上午,在方舒村的农场现场,围栏的改造、维护、消毒和清洁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为它必须在2月15日8400头小猪被放入谷仓之前完成,而且在农历新年期间不得休息。万给记者举了一个消毒清洗猪圈的例子:“先用高压热水清洗机清洗猪圈,然后用液化气喷灯依次喷猪圈和猪床,再熏蒸消毒,最后用生石灰刷涂猪圈。”
在围墙外,1400米长的管道连接12个配电塔和3个总材料塔。“饲料车只能停在农场外面,饲料通过塔传送到围栏。当猪离开市场时,他们应通过“特殊渠道”用电梯直接将猪运到农场外,然后装上货物运走。”万对说道。
大型养殖场如何实施安全、专业、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更加直观。一个巨大的水库将高大的铁丝网与依山而建的基地隔开,如果你想进入养殖区,可以说是“翻山越岭”,这是四川羌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江油基地给人的第一印象..
基地实行闭环生物安全防控管理,分为综合隔离与去污区、专业隔离与控制区、生产隔离与特殊控制区。工人需要经过清洗、消毒、熏蒸、剥离、隔离和加压的六级控制,总共需要六天的隔离和消毒时间才能进入生产过程。
企业负责人指着空中录像,讲述了“大厂房、小单元”的生产模式,空泡、粪便满漏,倒通风。“各生产环节按照流程分区独立运行,各生产区域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控制,科学合理地保证人员、材料、车辆不交叉。同时,封闭的管理和温度控制系统确保生产车间不受外部来源的污染。
目前,四川已有几个月没有出现新的疫情,疫情明显减弱。“虽然非洲猪瘟的爆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随着春节的到来,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走亲访友、杀猪、办坝宴等习俗。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应继续调查到底,不留死角。”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周说。
小规模低标准农业正在退出
目前,生猪养殖业正处于从散户向大规模过渡的阶段。从国家层面来看,产业转型的路径更加清晰。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转型升级。一方面,支持各地大型养猪场的建设、改造和扩建;另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统一生产、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和品牌创建,带动中小型养猪场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四川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畜牧兽医局局长王世林表示,四川正在加快实施“四川生猪产业振兴工作推进计划”,引导大型生猪企业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中小养殖场(户)的标准化和升级改造,大力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不断提高生猪养殖规模、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
三台县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县和全国生猪中转县,每年生猪屠宰量保持在100万头以上。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养猪,养猪农户超过10万。在过去的两年里,自由放养的农民数量逐渐减少。截至2019年11月底,该县的养猪户数量已降至33,000多人。
“我觉得我已经搭上了一个不错的政策顺风车,而且国家已经推广了大规模农业。许多企业会主动上门,与有一定基础的大户合作。小猪、兽药和饲料都是从公司购买的。没有资本,公司还提供担保贷款,每个人都将分享收益。”2019年6月,三台县刘颖镇黄泾村两批养猪户魏与绵阳市饲料有限公司签订养殖合作合同,获得无息担保贷款40万元。2019年8月21日,石丰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的401头小猪被放入了谷仓。
“春节前后,我养了一批育肥猪。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和合同,我和我的公司分成四六份利润,还清贷款后,我可以赚大约40万元。”魏告诉记者。
与丰饲料公司签订合同的农户规模从500人到2000人不等,这使得小农户融入了大市场。在江油市和三台县,仍有许多龙头工业企业通过代孕的方式扶持农民。
铁骑力士集团通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1211猪高效替代养殖模式,确保“1个家庭农场+2000头存栏猪+1年养殖周期+100万元年利润”。企业统一为农民设计房屋,提供仔猪、饲料、药品和疫苗,实行标准化管理、合同价回收和品牌销售。“这种模式可以确保家庭农场没有重大的死亡风险,没有重大的市场低迷风险,没有资本转移负担和稳定的收入。”铁骑力士集团生猪产业事业部总裁李宗军表示。
绵阳市三台县永民镇梓潼庙村扶贫示范农场负责人李海荣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2019年12月20日,我的养猪场屠宰了2000头肥猪,屠宰保护价为8元/公斤,超额部分奖励10%。去年平均屠宰价格为18.5元,比保护价高10.5元。我可以为每头猪获得200元左右的保证股息,以及340元的第二次返点。2000头猪的总收入约为100万元。”李海荣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近年来,生猪散养户数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散养户缺乏控制环境污染的能力。其次,场地、疾病和市场波动的风险使得散养户缺乏信心。第三,非洲猪瘟来袭,首先倒下的是分散的小农户,这也加速了传统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李宗俊分析道。
截至2019年8月,四川500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的生猪数量占全省总屠宰量的47.9%。省级以上生猪重点龙头企业14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8家。
种养结合促进生猪产业发展
绿色发展是推动养猪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四川许多农场通过种养结合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帮助养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台县麦冬总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覆盖2个镇20个行政村,是三台县现代农业区与标准化农场相结合的范例。整个园区以麦冬和猪为主导产业,麦冬种植面积达2.1万亩,占园区总面积的80%;每年屠宰22万头猪和60万头小猪。
铁骑力士集团枫叶牧场育种中心位于麦冬?在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域,该养殖中心每年可生产50万头优质商品仔猪。“经过计算,每英亩麦冬田可以吸收6头猪的粪便,并通过管网直接供应给田地。无害化处理后的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商品肥料的使用,提高麦冬的品质。”李宗俊说道。
2019年12月11日,完整农牧集团在遂宁市安居区举行了智能无抗性绿色生猪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总投资5.53亿元,将建成一个智能化全生态立体养殖场,年养殖生猪5000头。
通过推进种养循环,四川培育了60个省级现代农业种养循环明星园区,支持了78个畜禽粪便资源化重点县建设。
四川各地都在大力有效地推动恢复生产。2019年12月底,文集团正式投产两个项目:南充市高平区20万头仔猪养殖场和养猪业嘉陵区5000头原种猪。铁骑力士集团川藏黑猪基地——江油武都川藏黑猪养殖场已于2020年1月初引进并投产。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全自动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川藏黑猪核心养殖场,计划到2025年释放1000万头川藏黑猪。
“四川一方面重视非洲猪瘟的防治,另一方面重视生猪生产的恢复。总体上,生猪生产和疫情保持稳定。虽然2019年生猪生产能力有所下降,但只要市场秩序井然,我们就能保证大家过好“两个节日”,吃好猪肉。”杨秀彬说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常陆)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探访四川生猪生产一线:看不见猪跑?放心肉放心吃!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