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34字,读完约8分钟
农村集体“外资”(资金、资产和资源)一直是关系到农村稳定的热点,也是关系到农村振兴的“大帐”。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对“外资”进行了梳理和管理,抓住村级“外资”管理的薄弱环节,抓住村级增收的“牛鼻子”,找到了整顿弱村散村的突破口,激发了村级发展的新动能,为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何使农村集体“外资”的“钱袋”更紧,“基地”更清晰,资金管理更规范?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已将“三资”清理问题列入区委主题教育整改问题清单。通过现场会诊的“三诊三治”,现场会诊解决了问题的症结,及时返回门诊巩固了实际效果,将村集体分散的资产、资金和资源进行了收集和回收,从源头上清理了遗留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症结。大力整顿顽疾,清理旧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两个零,一个三千万”目标,即580个建制村集体增收“零”,109个经济薄弱村“零”。全区村级集体收入达到4114.3万元,为推进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动能。
现场咨询和处方
长清区的第六次集中行动是在经济薄弱的夏后村安排的。村党支部书记尚德建指着一个建筑工地说:“这是我们收回的第一个宅基地,正在修建公共厕所。目前,该村已有23处被占用的房屋已全部收回。闲置的家园将被用作健身广场和经济幼苗。共清理集体土地150多亩,预计振兴后村集体收入将增加13万元。”这个经济薄弱的村庄,每年的集体收入不到3万元,过去更难为人民做实事。现在,通过对外资的清理,村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公共厕所和广场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
直接去弱村,跟着问题走。长清区每周组织一次现场会议,必须走访每一个村庄,现场工作,现场回答问题,对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类总结,梳理出资金清算的2228个问题,集中调度1083个专题研究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和学习,我们将了解差距,扩大我们的想法,采取措施,促进改进,并拿出真正的行动,真正的行动,努力推动新的突破和新的成就。”长庆区委书记王庆光说。
长清区“三资”清理工作之所以能够如此有效地推进,其原因在于完善的协调合作促进机制。区委书记协调推进,分管书记和组织部长及时派出。街道镇党委(工作)委员会书记,作为“第一线指挥员”,亲自指挥和判断实施情况;村党支部书记自查、纠正并积极参与。“四级秘书”上下联动,为增加成本、增加收入、清理农村“外资”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持。通过“外资”清理,全区109个经济困难村中有97个增加收入410.17万元,57个经济困难村集体收入超过3万元。每个经济薄弱村庄的家庭都不再“单薄”。
携手提问,解决症结
“在这次集中行动中,我们参与了整个安全过程。对于已占用集体资产多年的团体或个人,我们应补订合同,参照当前市场价值支付合同费用,如拒绝补订合同,则返还集体资产……”在文昌街西龙村的村民会议上,派出所所长张华向村民们解释了这项政策。村里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由一秘、包村干部、区警察和法律顾问等组成。首先清理干部,党员带头检查。152个土地合同得到改善,涉及355.9亩土地,12个闲置的家庭和废弃的池塘得到重新批准。公安、司法部门的介入是开展外资清理工作的强大后盾。文昌街已经召开了6次流动现场会议,参与每次现场会议的派出所负责人和村法律顾问全程跟踪,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
在开展集中行动的过程中,长庆区下发了《长庆区“抓主题教育、促实增收”集中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监督制度,设立了五个专项工作班,实施了“一村一计划”,逐一分析了整改对象存在的问题,找出了薄弱环节,调整了工作思路。为了解决个别村级队伍“不想清、不想清、不敢清”的问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并由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审计力量介入,确保清理效果,重点清理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经营性资产和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土地、流动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建立台账,清理不彻底不收兵,实现“全面清理、全面规范”
在小李镇黄河边的瓦里村,由于种种原因,集体经济成了一个“乱账”。村里有138户人家,其中三分之二与村集体有纠纷。洼里村在镇经济管理站、司法局和宋庄管理区党支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黄河滩区土地流转的机会,清理了“旧账”,逐一核实了集体欠群众的欠条和欠集体的款项,立即清理了“打铁”。自2005年以来,老账已经结清,承包费从2015年至今已经收回,瓦利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由于扎实的增收活动和法律专家的指导,村里解决了这个问题,土地转让也很容易,所以你可以放心地住在这栋楼里。”瓦利村党支部书记张道伦高兴地说。
文昌街陈庄村党支部书记庄魏云并没有回避亲友。首先,他做了他哥哥的工作,把原来的租赁合同从500元重新定价为5000元,并带头把租赁费交给了两个村委会。他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随后改进了35个标准化合同。村党支部书记袁多次为村里垫付租金,并带头支付10万元的租金,导致其他承包商主动支付欠款。针对村务工作的不平衡性,文昌街道研究制定了《村务巩固增收考核办法》,提出了“三优先、三同时、三不”的考核制度,将村务巩固增收与村级干部绩效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村级干部的积极性。
“从抽查中,党员的领导作用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如文昌街乾隆村的11名党员干部全部交纳了承包费,加快了村承包费的回收进度。”在每周一次的现场会议之前,成本整合和增收领导小组将在村里进行突击抽查,并当场做出通知。在监管过程中,派驻乡镇(街道)的工作组综合安排资金、资产、资源等的实际控制。通过查阅各种村级收支账目、集体资产合同等措施,对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并纳入问题整改台账,调整工作思路,按照“一村一情”落实“一村一策”。
及时的后续治疗和坚实的结果
“这么难算的账都算清楚了,以后还能有什么困难?村里两个委员会的干部真的不错。”在群众的赞扬下,最近马山镇小村村委会终于收回了承包多年的鱼塘,并于去年12月16日以每年7.6万元的价格将鱼塘重新承包。“这个鱼塘承包了20年,前5年是500元,后15年是1000元。再承包后,第一年直接收入增长达到7.5万元。此外,今年,我们重新承包了山地、河滩和角落。通过清理村里近80万元的集体收入,下一步是承包山地田。我们还协商制定了定期浮动的合同费用制度,头三年每年增加10%,头五年增加15%。小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青说。
在资产权属差异较大的村庄,长清区探索“六步工作法”进行准确的清产核资,严格认定工作程序,全程接受民主监督,即:第一步是确定差异资产;第二步是召开党员、村民代表(或住户代表)会议进行投票鉴定,并当场宣布结果;第三步是由两个村委会和镇(街道)工作组的干部进行两级联合评议;第四步是公告,在村内公布资产认定结果不少于7天;第五步,乡镇级审计;第六步,镇、村主管部门确认集体资产。
法治是完善农村治理体系的保障。在“三资”清理过程中,在法律顾问的指导和帮助下,“x+1”新模式(即不管签了多长时间的合同,每年收取一次合同费)可以有效防止吃菜现象的再次发生,保证村级收入的连续性。各街道、镇成立集中行动“回头看”工作小组,不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完善村级民主决策、管理和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岗位承诺、工作值班、“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加强村级会计管理,规范村级事务,提高村级班子治理水平。同时,完善区、镇、村三级的举报机制,面向群众、
在清理过程中,文昌街在忻州村探索推广了“网上+村印管理”的方法,规范了村级公章的使用和管理。长清区建立以乡镇(街道)、村为单位的村级集体资产管控台账,对集体资产的种类和数量、当前的发包情况、合同签订情况、集体收入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和归档,形成按时获取集体收入的长效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有计划地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在清理‘外资’中,我们强化了问题导向,及时研究制定了机制措施,巩固了‘外资’的清理效果,建立了长效管理制度,依法处置了资产和资源,为后期村级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村务公开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有条不紊地进行,农村治理再上新台阶。”长庆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光霞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管斌,通讯员周丽娜·萍萍)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济南市长清区整治“三资”顽疾 激发村级发展新动能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