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过这样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45岁的王德松(音)家住广西隆安县镇东社区和新家园,他笑着说,生活越来越有希望了。
王德松的家乡在渡劫乡龙哥村,离隆安县约40公里。“过去,我们住的老房子很小,环境也不太好。牲畜在一楼饲养,人们住在二楼。生活很不方便。”回忆过去的生活,王德松叹了口气。
为了谋生,王德松和他的妻子在2010年去了福建工作。“我在福建的时候,一年可能回不了一两次老家。”王德松说,2015年底的一天,好消息传来,他可以搬到县城了,这让他很开心。
“我听说我可以搬到县城,我想报名。”王德松从马世杰的帮助联系人那里了解到,扶贫政策和搬离旧的“老而小”的房子可以搬走,一个五口之家可以搬进县城的新房子,社区旁边将建一所配套小学,这样两个孩子学习会更方便。
2018年底,王德松的家正式搬进了91平方米的新房子。“房子只需要付10000块,然后再花20000到30000块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真是太棒了。”王德松说,他的母亲已经70多岁了,他的腿脚不方便,所以他住在这里可以更好地照顾他的母亲。
在王德松的家里,我可以看到明亮干净的客厅里什么都有,比如电视机和沙发。社区的篮球场上正在举行游园会,社区的所有居民组成一个团队参加拔河比赛。欢呼声永无止境,充满活力。“邻居之间的关系很融洽,社区里有很多人。”王德松说道。
搬出去后,孩子的阅读问题成了拆迁户最关心的问题。王德松的小儿子王琦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就读于社区旁边的两广小学。王德松说,孩子坐40分钟的公交车去渡劫乡中心小学不方便。“现在不同了。在两广小学上学,孩子们可以步行十多分钟。”
据了解,2019年秋季学期,粤桂小学在镇东集中安置区共招收了1942名拆迁户适龄儿童,为扶贫安置区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了保障,有效解决了拆迁户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为了帮助搬迁人员实现“搬迁、稳定、致富”,稳定的就业是关键。离镇东社区不远的两广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正在有序建设中。“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有20多家企业有兴趣落户。第二期工程亦在兴建中,预计主体工程将于今年七月底完成。」龙安县住建局党委委员、镇东集中安置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卢奉杰表示,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将为当地安置户提供2500-3000个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就近就业。
卢奉杰表示,两广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的建设将满足拆迁户的就业需求和生产生活需求,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现在我家的收入主要靠我和妻子在县城打零工。当广东广西扶贫工业园的扶贫车间被招聘时,我和我妻子打算过去工作。毕竟,这里离家很近,也很稳定。新的一年生活会更好!”展望未来,王德松充满信心。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