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9字,读完约4分钟

国产芯片的概念再次爆发。丁晖科技增长超过7%,深南电路增长超过5%,方静科技增长超过6%,赵一创新增长超过4%。

新闻报道称,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3a5000通过12纳米工艺改进提高了主频,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发布。每个芯片包含4个内核,主频为2.5ghz,单核性能达到30点左右。这意味着龙芯的cpu性能将达到amd的水平,龙芯中科经过20年的积累已经完成了cpu性能补习班。

芯片龙头再度集体走强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附股)_证券时报网

龙芯中科是国内独立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的技术领导者和产品提供商。它开发了中国第一个通用处理器,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战略需要提供独立、安全和可靠的处理器。龙芯新一代处理器的性能将与amd相当,并将成为中国最强大的独立处理器之一。目前,配备龙芯中科cpu的电脑已经进入政府采购目录。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龙芯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芯片龙头再度集体走强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附股)_证券时报网

国信证券认为,从中国大陆市场来看,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率较低,落后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是一个战略性产业。战略性产业应该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资产较重的半导体制造环节,必须做大做强。SMIC和华虹半导体是中国最大的两家半导体铸造厂。在国家最高意志的指引下,两家公司必将发展到国际准一线半导体代工的水平,至少可以承担未来国内所有芯片设计公司的代工需求。

芯片龙头再度集体走强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附股)_证券时报网

据科技媒体报道,华为公司的高管订购了SMIC最新的14纳米技术,并从TSMC南京工厂获得了订单。根据拓跋工业研究所的信息,在全球铸造市场份额报告中,TSMC仍然是最大的铸造厂,市场份额为52.7%,其次是三星,市场份额为17.8%,格罗方德排名第三,中国大陆SMIC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3%。目前,上海浦东的SMIC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MIC南方工厂)在去年第三季度成功实现了第一代14纳米鳍片场效应晶体管工艺的大规模生产。该厂目前拥有中国第一条14纳米生产线,也是中国大陆芯片制造领域最先进的生产基地。which纳米工艺的研发始于2015年,已开展多年,技术问题于2019年解决。目前,SMIC 14纳米工艺的产率已达到95%。

芯片龙头再度集体走强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附股)_证券时报网

中国证券表示,随着半导体行业的本土化趋势,为避免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国内客户深化了与SMIC、华虹半导体等国内代工企业的合作,并逐步提高了订单比例。2020年,在整个下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半导体铸造厂和国内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也将面临巨大的机遇。看好SMIC、中国微电子和华北华创。

芯片龙头再度集体走强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附股)_证券时报网

据《新时代证券》报道,长江存储已经开始批量生产64层堆叠式3d闪存,完成后产能将增加到30万片/月。2019年9月,长江存储宣布大规模生产容量为256gb的64层堆叠式3d闪存和tlc芯片。目前,长江仓储的核心任务是提升产能。据估计,一厂2020年上半年的产能约为50,000台/月,2020年底前将设计为100,000台/月,后续产能将如期达到300,000台/月。下一步,长江存储将跳过96层,直接投资R&D,大规模生产128层闪存。长江存储直接研发128层闪存将大大缩小与国外厂商的差距,加快半导体存储的国产化进程。长江仓储产能的不断扩大对设备的需求巨大,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机遇期。

芯片龙头再度集体走强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附股)_证券时报网

深圳证券表示,TSMC在全球晶圆代工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国内SMIC和华虹半导体也在加速先进制造工艺的进步,但与TSMC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晶圆制造是半导体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许多国内设计公司将设计转化为产品的重要保证。晶圆制造需要与上游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相结合,以实现先进的工艺。建议关注国内晶圆制造、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领先企业,推荐组合:SMIC、精密电子、景瑞、安吉科技、雅克科技。

芯片龙头再度集体走强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附股)_证券时报网

中信证券认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核心逻辑是十年尺度的自我控制,后续政策和金融支持有望增加。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具有先发优势,预计将率先受益于自上而下逐步实施的政策,因此建议重点关注这些企业。结合目前行业估值,近期推荐SMIC和华北华创,建议关注赵一创新、长江电子科技、博通整合和全志科技。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芯片龙头再度集体走强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附股)_证券时报网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