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魏宇星■袁君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窗口,襄阳高新区充分发挥产业支撑优势,高效利用本地资源,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019年,阜阳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0亿元,同比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11%。

襄阳高新区打造产业转移目的地

创造“连锁投资”的新模式

襄阳高新区集中了全市42%的工业企业,汽车零部件、高低压电器、泵阀制造、机械制造等国内领先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完整,非常适合制造业企业的集聚发展。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交通区位,襄阳高新区率先尝试,创造了“连锁投资”的新模式。

襄阳高新区打造产业转移目的地

随着深圳劳动力、土地等价格因素的上涨,振华柯宇集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叔晖开始计划如何“战略性地转移”他的手机业务。

在襄阳高新区的支持下,振华柯宇投资4亿元建设了一个占地近7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与此同时,王叔晖与17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密切合作,组织了一个“北上”小组。

通过“连锁投资”的新模式,园区引进了深圳、广州、东莞等近20家“新、精、尖”配套产业链企业入园落户,有效实现了产业链整合,逐步形成“产业融合、技术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品牌国际化”的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园区。

盘活闲置的“重资产”

襄阳市欧利斯智能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R&D设计、制造和销售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精密金属零件、智能设备、机器人、机械手、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其核心客户是华为、小米、联想、惠普等知名制造商。

襄阳高新区打造产业转移目的地

“在高新区党工委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荐下,我们于2018年10月从广东东莞总部选择在襄阳发展。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合同在当月签订,当月开工,当年竣工投产,当年进入规定。”奥利斯智能设备制造产业园总经理杨涛介绍。

襄阳高新区打造产业转移目的地

在合同签订三个月后投产的“矿石现象”背后,高新区闲置资源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工业园一期主要生产精密金属手机的核心部件,如指纹识别模块和玻璃面板。由于订单多,工期紧迫,当时公司入园的最大诉求就是尽快投产。”杨涛介绍道。根据高新区掌握的信息,由于市场萎缩,高新区内一家公司的一些工厂处于闲置状态。结果,高新区很快被停驻,促使双方达成工厂租赁合作协议。通过“换鸟笼”,矿石几乎实现了“提袋入驻”,实现了尽快投产的目标。

襄阳高新区打造产业转移目的地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处置闲置土地15处,新增建设用地1609.88亩;盘活40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方便19家企业“提袋落户”。将闲置资产转化为优质的招商资源,并以/0/为新项目腾出空间,以促进优势企业成长。襄阳高新区以雄厚的资产不断激发招商活力,推动襄阳优质发展。

襄阳高新区打造产业转移目的地

培育商业环境的“软实力”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产业是动力,工业园区是阵地,商业环境是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襄阳高新区吸收温州小微产业园区建设经验,专门制定入园企业扶持政策,实行“一企一策”和精准扶持。出现了“围绕一个产业建立一批企业,完善产业链,培育增长极”的连锁效应。

振华柯宇智能创新产业园正在形成“以商助商、以商益商”的企业互助新模式。园区依托湖北亚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将国际采购、物流、通关、税务、外汇等环节有机整合,提供采购代理、配送执行、通关配送等一站式专业进出口服务,以及全流程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园区进出口“一窗对外、一站式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极大简化了通关流程,不断降低成本。

襄阳高新区打造产业转移目的地

园区在发展壮大工业园的同时,积极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借助高新区管委会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园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帮助企业抓产品、提高质量、拓展市场,促进企业尽快进入仓库。

由于新的企业互助模式的实施和企业成长工程的实施,振华柯宇工业园区2019年新增培育了7家规模以上企业,共11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65%。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襄阳高新区打造产业转移目的地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