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13字,读完约9分钟
认识错误,挨打时立正。在“任性”奖后,中国中医协会道歉并撤销了该奖项,但也面临民政部的纪律处分。
1月20日,民政部网站显示,民政部近日警告中国中医药协会,并没收非法所得207,290元。根据民政部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医药协会没有评审标准和评选程序,活动总费用为84.9万元。
2019年12月,中国中医药协会举办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暨《报告》新闻发布会。被业界多次声讨的宏茂药业,赢得了“社会责任明星企业”的美誉,宏茂药业副总裁也获得了“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公众难以接受。事情不断发酵后,中国中医药协会发出了道歉信,宣布撤销认可和恢复荣誉证书和牌匾。
互联网有记忆。两年前,宏茂药业的跨省追逐引爆了舆论,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宏茂的产品和企业形象。正如《人民日报》所评论的,挽救企业的负面形象应该依靠真诚的行动,而不是没有信誉的战利品。
中国中医药协会被处罚
作为一个相对低调的行业协会,中国中医药协会近日频频登上搜索热点,现场显得有些无奈。从备受瞩目的奖项到鞠躬道歉,中国中医协会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1月20日,民政部网站显示,民政部警告中国中医药协会,并处以没收非法所得207,290元的行政处罚,这是由于中国中医药协会的非法活动。
根据民政部的调查,中国中医药学会此次活动的奖项和报告的编写与发布基本上依靠“外包”。2019年3月,中国中医药协会与中鸿兴(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展《中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项目。本会授权钟红星开展中医药领域的募捐、招商、设计报告工作。
根据调查,该奖项没有评估标准和评选程序。根据报告中所述的相关企业情况,中鸿兴公司提出了获奖名单,并以中国中医药协会的名义颁发了获奖证书和牌匾。共收缴849,000元,支出641,710元,非法所得207,290元。
根据《社会团体评比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社会团体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应坚持非营利性原则,不得向被评选对象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在评选前后收取各种相关费用或变相收费,不得以任何形式与营利组织合作或委托营利组织。
此外,《暂行规定》还要求在评审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奖项设置合理,评选范围和规模适当,评选条件和程序严格公正,评选过程公开透明。
基于此,民政部警告中国中医药协会,没收非法所得207,290元,并将中国中医药协会列入社会组织异常活动名单。
据民政部称,近年来,社会组织非法开展评估和收取费用以表彰其达标的情况屡见不鲜,民政部对一些有此类违法行为的社会组织实施了行政处罚。所有社会组织都应该以此为戒。与此同时,提醒社会各界和公众在参与社会组织开展的评估和表彰活动时保持警惕。
“如果你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提出指控,当你发现并一起调查时,你绝不会手软。”民政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社会团体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行评比表彰,有效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促进社会团体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中国中医药协会成立于2000年12月,注册资金50万元。2018年之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并代表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权威法人机构。目前,中国中医协会的处罚已经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中显示出来。
声称“无罪”被打了脸
在民政部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之前,关于宏茂药业和中国中医药协会的争议已经引起了强烈的情绪。
2019年12月21日,中国中医药协会举办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和《报告》新闻发布会。会议期间,协会授予宏茂药业等20家企业“2018年中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之星企业”荣誉称号,19家相关企业领导被授予“2018年中医药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前屡遭业界诟病的宏茂药业赢得了“社会责任明星企业”的美誉,宏茂药业副总裁也获得了“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这是公众无法接受的。消息一传出,宏茂药业和中国中药协会(即授奖单位)就遭到了严厉批评,被认为是对社会责任的“亵渎”和“侮辱”,甚至被《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等许多中央媒体官员略微点名。
经过不断酝酿,12月25日,中国中医药协会负责人介绍,该协会举办的“2019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新闻发布会”是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项目,第三方机构也负责评选。“中国中医药协会没有收取任何费用的选择。”
根据民政部上报的信息,第三方机构为“中鸿星研究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但是,根据田燕的信息,只有一家企业名为“中鸿兴(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4日。法定代表人龚,注册资本30万元,注册地为北京市平谷区玉口镇。公司由龚100%控股,执行董事龚、监事郭建利为公司高管。
根据中国中医药学会关于编写《中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通知、关于召开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的通知和《中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新闻发布会,联系人为龚。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记者检索到《关于编制和发布《中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通知》及三个同名附件,其中,回复表显示提供支持的费用为8万元,可成为前述《中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委会的特别委员,并被推荐优先参与中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评选。同时,《报告》分8版,双色版最低价格为3.2万元,封底最高价格为6万元。
2019年12月26日,中国中医药协会在其网站上向公众发布了一封道歉信,宣布撤销表彰并收回所有荣誉证书和奖牌。中国中医药协会在道歉信中称“管控不严”,表彰过程中存在有争议的入选企业和个人,并承认“对红毛药酒事件对舆论的影响认识不足”,真诚接受批评和指正。
关于中国中医协会的道歉,《人民日报》评论说,在评价和表扬中应该考虑公共秩序和良好的习惯。中药协会负责推动中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头上有“中国字”的金字招牌,在业界有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公信力绝对不能随意挥霍。无论是规范行业秩序还是进行评价和认可,首先要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培养公众意识,这是行业协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本质。
宏茂制药的上市引发了一场风暴
事实上,中国中医药协会并不是一个高调的协会,中药行业也不是kol所关注的。这一事件引起了这样的风暴,但它起源于宏茂制药。
两年前,2017年底,广东医生谭钦东发表了一篇名为《鸿毛药酒》的帖子,称鸿毛药酒的宣传夸大了它的疗效,并建议老年人饮酒。之后,宏茂药业向当地警方报案,谭庆东被两城警方跨省逮捕。然而,这一举动遭到了媒体的强烈质疑,无论是所谓的滥用公共权力还是压制舆论监督都是争议的焦点。
截至2018年4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言人回答了记者关于红毛药酒的提问。同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文件,要求“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主要责任”。此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进行核查,公安部也启动了执法监督程序。4月17日,谭钦东走出凉城看守所。
2018年4月26日,红毛药酒生产企业内蒙古红毛民族医药有限公司发布自查报告,并向公众道歉。2018年5月17日,因红毛药酒事件被捕的医生谭庆东发表了道歉声明;同一天,宏茂药酒公司发表声明,表示接受谭庆东的道歉,并撤回举报和侵权诉讼。然而,无论是产品还是企业形象,宏茂都很难被公众接受。
我试图通过“跨省逮捕”来平息公众舆论,但结果适得其反。经过这场战斗,红毛药酒不仅彻底惹恼了人们,而且产品本身也多次被提出来审查。不管中药的疗效如何,都很难推卸其产品宣传的责任。
宏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查整改报告中称:“公认宏茂药酒在过去五年中存在广告量大、下游经销商和零售药店广告违规等问题;企业管理过于依赖广告,广告管理存在漏洞。
据媒体报道,近十年来,红毛药酒被监管部门通报广告数量超过2600次,存在故意模糊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界限、诱发认知、夸大宣传等问题,包括“红毛药酒,一日两次”;“红毛药酒,一日两饮,健康长寿”等宣传词,这是谭庆东发帖的动机。
自2008年以来,江苏、浙江、海南等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发布了多项公告,要求停止销售和广告宣传红毛药酒。例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年来一直将红毛药酒广告列为非法药品广告,认为红毛药酒广告“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断言和保证功效表达不科学的内容;包含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其他内容。”
自2018年以来,红毛药酒一直趋于低调,但自2019年9月以来,红毛药酒的品牌恢复又卷土重来。许多微博大V开始公开宣传红毛药酒,并在被媒体质疑后仍强调“所见所闻是客观真实的”。
此外,经纪公司中国记者发现,最近红毛药酒发布的公关软文数量也大幅增加,在网易新闻、黄金评论媒体等众多传播载体上,也有不少相关文章称赞红毛药酒的功效。虽然它不是官方新闻,但它仍然可以在百度信息上搜索并排名前列。红毛药酒在这一波公关浪潮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正如《人民日报》所评论的,挽救企业的负面形象应该依靠真诚的行动,而不是没有信誉的战利品。任何漠视市民急功近利的行为,只会导致“社会责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托辞。只有用实际行动来换取用户声誉和社会评价的提升,才能重塑品牌形象。红毛酒的公关团队应该清醒了。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收费85万就可颁奖了?违规表彰鸿茅药业 民政部出手了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