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3字,读完约5分钟
“没有任务指标的压力,你不必到处找亲戚朋友,但你可以作为一个团队工作,领导业绩……”当许多银行网点还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考核时,他们被层层加压,分解成人,但作为江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湖滨新城支行的员工,他们却可以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这让同行羡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疑虑。
数据资料
近年来,本行创新性地在基层网点实施“合作伙伴”管理模式,在没有任务和指标考核压力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不到三年,分行储蓄存款余额从5.85亿元增加到8.3亿元,增长2.4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1.88%,其中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春节分别增长7600万元、6000万元和1.055亿元,连续三年开局良好。分行储蓄存款增量居全行首位,个人贷款余额从1.51亿元增加到2.7亿元,增长1.1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8.81%;不良贷款余额低于30万元,不良率控制在0.1%以下...
数据资料
重构利益分配机制
传统的银行网点管理模式是“任务分配、严格考核、末位淘汰制、支付保证金”,这无疑对提高效率、调动员工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与此同时,缺点是员工经常被各方面的评估压垮,经常通过寻找联系人和信任人来完成业务指标,这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出现不公平的绩效分配,就会引起与管理者的冲突。
“合作伙伴模式”通过重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合作伙伴模式注重平等合作的平台,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合作伙伴。我们不会给员工分配任何任务,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是有目标的。团队提前仔细分析和讨论目标,确定团队的工作方法和利益分配模式。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法,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职责,高效地执行,并不断总结和改进。经理和团队成员同甘共苦,勇往直前,从而调动员工自发的积极性。”分行负责人说。
实施“合作伙伴模式”后,分公司为每项工作设定了很高的目标,并不断运用成功案例来激发团队员工的自信心。通过团队合作,分行不仅赢得了总公司的高绩效,也赢得了业内团队员工的高收入,从而获得了应有的荣誉和尊重。
重塑企业服务文化
“作为一家银行,不仅总部需要建立企业文化,分行和网点也需要建立独特的团队文化。“合作伙伴”制度不仅有助于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增强凝聚力,还能让我们的团队更加充满活力和激情。”分行负责人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不同的心态:一是积极向上的阳光,工作充满激情和热情;一个是悲观和消极的,懒惰和对困难的恐惧。结果必然是前者服务更好,营销更有成效,收入更可观,心态更健康,而后者影响服务质量和营销效率,收入难以增加。
分行的一名员工表示:“过去实施的服务标准非常详细,具体到动作、手势、语言、步骤等。,感觉相当僵硬。现在,我们需要将客户视为邻居,用“更多家庭”的标准来测试他们,这变得简单而高效。”通俗地说,它主要是由顾客的感受来判断的。只要顾客在心理上得到认可,服务标准就是高质量。
该员工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总行组织了一次手机银行竞赛,按照以往的惯例,柜员在柜台进行手机银行营销的全过程,但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业务处理速度和客户体验。湖滨新城支行采用柜员和信贷经理推荐客户,大堂经理指导安装和操作,分工合作,大大提高了营销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当然,前提是性能规则的合理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各岗位员工的积极性,使团队合作更加默契。”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建管理机制
在民丰农村商业银行,很多人都知道,民丰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许经常谈到“无为而治”。然而,“不作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没有任务,但团队有目标,一起奋斗”。
“合作伙伴模式”体现了这种管理的精髓。不要让员工承受压力和负担,而是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严格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而获”的原则,进行绩效分配,不让奋斗者吃亏,让懒人占便宜。首先,实施“闭环管理”机制,以便团队的所有工作都是可访问的,并尽一切努力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忠诚度。第二,“重奖重罚”机制需要明确的奖惩和积极的激励。三是“众筹”机制,整个团队建立“合作伙伴”意识和合作共赢理念,激发每个员工的自我驱动力。
“在‘合作伙伴’管理模式下,基层分支机构和网点通过制度和机制的重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温度、内涵、责任和快乐,我们称之为‘四有’合作伙伴制度。从过去两年的实际效果来看,不仅分行的经营业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每一位员工都获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收获。”分行负责人说。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江苏民丰农商银行:“合伙人模式”助推银行网点管理转型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