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9字,读完约3分钟
正在全面展开的海上风力发电再次面临不确定性。近日,有报道称,2021年后,相关部门可能取消国家对海上风电的补贴;同时,省级财政补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项政策一旦实施,意味着中国的海上风电将提前进入廉价上网时代。
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是中国能源革命的必然选择。一段时间以来,消费困难限制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与集中在西北内陆的陆上风电不同,海上风电靠近中国东部沿海的电力负荷中心,其消费前景非常广阔;同时,海上风力发电对电网更加友好。目前,许多国家将海上风力发电作为加快能源转换的核心途径。中国在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方面有天然优势。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可用海域超过300万平方公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风能资源详细调查的初步结果,在中国水深5米至25米、海拔50米以内的近海地区,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亿千瓦。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中国海上风电在可开发资源、技术和政策上已基本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
然而,不断增加的装机容量给国家补贴造成了困难。不可否认,海上风力发电是目前电力成本最高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目前,海上风电的基准电价为0.85元/千瓦时,约为每千瓦时电费补贴0.4元,约为陆上风电电费补贴金额的3倍。与此同时,政府补贴的差距正在扩大。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统计,截至2018年底,拖欠可再生能源补贴已达2000亿元。
补贴缺口需要积极解决,但海上风电在现阶段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应予以考虑。中国的陆上风力发电发展较早,经过十多年的补贴,其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其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使其能够在大多数地区以可承受的价格接入互联网。然而,海上风力发电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未来几年将是技术创新和变革的关键时期,空.仍有许多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例如,采用大型机组,可有效降低初期投资、安装和运行维护成本;此外,大规模开发带来的规模效应、专业化施工船舶和设备的投产以及数字技术的普及将降低生命周期成本,提高发电效率。
当一个行业成熟时,它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断乳”的痛苦,可再生能源被淘汰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中国的海上风电刚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政策调整应确保行业健康发展不受影响。因此,政策的连续性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海上风电产业非常重要,应该是海上风电补贴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一刀切”。循序渐进,确保一定的市场容量,有利于海上风电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考虑到国家补贴的现实困难和发展海上风电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国家补贴逐步退出的同时,直接受益于海上风电发展的相关省份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着眼长远,继续补贴,为海上风电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帮助其尽快完成关键的成长期,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可再生能源“断奶”阵痛 海上风电“退补”需谨慎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