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6字,读完约2分钟

长期以来,蔬菜生产一直以劳动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蔬菜生产中的“四老三老”现象十分普遍,“就业难”和“就业贵”的问题日益突出,甚至面临着没有接班人的困境。

近年来,上海围绕农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替代”工程,提高了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逐步为稳定蔬菜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供了重要保障。

前不久,上海市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张国坤来到梅清集团张家桥蔬菜种植基地,参加了绿叶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场示范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克服困难,围绕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开发和创新,加快机械化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蔬菜生产机械化再上新台阶。

上海蔬菜生产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活动现场,包括观察鸡毛蔬菜机械化生产和收获的示范,品尝机械收获的鸡毛蔬菜的品质等。

绿叶蔬菜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从整地、开沟、播种、移栽、水肥管理,到用绿叶蔬菜收获机收获,再运输到预冷藏包装车间等。,最终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的全过程。机械化预计一台机器每天可以收获10亩。一个300亩的园艺农场只需要8个人,单台机器的劳动生产率是传统工业模式的25倍。在传统的蔬菜收获模式下,通常需要5到6个人来收获一英亩土地一整天,但是通过机器操作,同样的收获量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上海蔬菜生产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由于全过程机械化收获的产品是干净的蔬菜,不粘土,有效避免了多次人工抓取,减少了蔬菜的二次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可控性。此外,收获后的残渣,原本被视为城市垃圾,现在可以留在花园里,成为土壤的有机肥料,并继续支持生产。

上海蔬菜生产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参与现场示范的绿叶蔬菜收获机之一是上海农业机械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已有5年历史。它使用纯电力,成本大约是进口收割机的三分之一。

这次种植的花椰菜是“夏新青6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配合机械化生产而专门研制的。该品种具有下胚轴长、耐热性、抗病性和耐湿性等优良性状。播种后30天左右即可收获,平均亩产可达600公斤左右。由于其生长周期短,成熟快,该品种能有效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生长。

上海蔬菜生产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据悉,2020年,梅清集团将在当地种植2000亩鸡毛等机械化绿叶蔬菜,以确保梅清生鲜上海600家线下商店和300家网上销售前沿仓库的稳定供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沈泽振)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上海蔬菜生产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