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17字,读完约8分钟
三天前,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卢珊和其他45位中国病毒学家联合发表了一份提案,“目前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是对可疑人群进行分级管理和集中筛查”,称此次疫情“在数量和范围上都比2003年非典疫情更大”。2003年,北京建成小汤山,上海建成金山公共卫生中心,控制高危重症患者。最终的效果是好的,但是有收入的人很少
“如果我们提出的分级管理方案得以真正实施,湖北省的疫情将在2 ~ 4周内得到很大控制。”鲁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2006年以来,卢珊一直是麻省大学医学院的内科、生物化学、分子药理学和免疫病毒学教授。他还是新疫苗研究办公室的主任,也是dna疫苗的主要发明者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海外华人专家提出这项建议的背景是什么?当时,疫情在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与以往的流行病(如非典)相比,存在哪些新的问题、挑战或困难?
吕山:我们写这封信的时候,武汉已经关闭,500万人“逃离”武汉。我们认为这件事可能会很麻烦。此时,预防和控制不再是武汉一个城市的事,而是整个湖北省的事。
武汉是一个大都市,汇集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然而,大多数移民来自湖北省,在武汉工作或做生意,所以他们大多数回到湖北省的各个地方,但湖北是如此之大。西方人有句谚语:“鬼跑出了瓶子。”我该怎么办?
我们的设计是找出并筛选出那些感染的病人,不管他们是否有症状。每个人都可能认为这是大海捞针。我们不是在“阻挡人们”。我们建议在市、县两级设立临时简易急性呼吸道诊疗中心,对符合标准的可疑患者进行集中观察,因为前往以下行政区域的条件可能有限。
在市、县两级建立的简易急性呼吸系统诊疗中心可设在2-3星级酒店,接受观察的患者可在这里吃饭、生活、看电视,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同时,地方政府可以购买和借用,这更方便,而不是把人们集中在繁忙的地方医院。此外,现在去医院的人可能不会真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在冬天很常见。有症状的病人去医院。中国有13亿人口,最终确诊的阳性率可能很低,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这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对于这部分似是而非的病人,你可以去简单的检查中心检查一下。我们称之为“筛选”:它看起来真的像新的冠状病毒感染,同时采集血液进行核酸诊断。如果症状严重,非常类似于感染,他们将被送往当地医院。如果症状不十分相似,则症状不明显。先住在酒店。如果你没有继续发展疾病,你可以在2周后“出院”,留下联系方式,并随时保持情况。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能感染人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而且过程简单、成本低,而不是大规模的方式,人们害怕正常生活。如果我们这样做,经过两个星期的潜伏期,80%或90%的疑似病人在社会上流通将得到控制,即使120%仍然存在,压力将会小得多。这是我们的建议。
中国新闻周刊:每天更新的确诊病例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你认为这种增长如何?
卢山: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有五块钱,把它们翻倍成十块,你不会觉得很富有,因为它只多5元,然后再翻倍,从500到1000,也是翻倍。从本质上来说,50到100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因为基数越来越大,从500到1000翻了一番,又增加了500。
事实上,中国的数据起初并不十分准确,也不可能看到人口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突然变得陡峭还是稳步上升,或者是在增长率放缓或翻倍比例变小的时候。从钟南山(1月20日)到武汉,信息更加公开。我们看到最近一两天确诊病例增加了一倍。乍一看,这非常可怕,但增长仍在意料之中。
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球74个国家,美国也受到影响。然而,在后期,考虑到其死亡率低于普通流感,应对策略发生了变化,将其作为普通流感进行治疗和预防。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参考是什么?
鹿山:不是冠状病毒感染会变成流感,而是它的感染和2009年的h1n1非常相似。患者症状的流行状况和严重程度有点像流行性感冒,也就是说,很多人生病,但死亡的人并不多,而且感染的人群也很大。也许人体接受了它(病毒)或者控制了它。
因此,恐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死亡率不高,症状也不是特别严重。有些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虽然也有死亡,但许多人已经出院。此外,从目前确诊感染人数来看,感染者总数并不比中国人口基数大多少。现在全国各地的人都不在家出门,春节期间不去上班,还会耽误工作时间。与正常工作时间的感染相比,他们是幸运的。
应该说,目前把自己关起来不活动对病毒控制有很大的影响,下一次疫情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变化甚至完全消失。
回顾过去,当2003年非典发生时,你需要恐慌吗?没必要。但当时恐慌是有一定道理的。病人非常严重,死亡率不低,需要大量的激素来治愈他们。康复后,许多人处于半残疾状态,所以严格地说,这种疾病比现在严重得多,让每个人都紧张是合理的。
现在,每个人都不知道这种病毒,并认为这种病毒有可能引发一场草原大火。如果它蔓延到整个中国,那将是可怕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特别是经过专家分析,我们觉得它并不那么可怕。
中国新闻周刊:在最新报道中,世卫组织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全球风险从中等风险调整为“高风险”。这释放了什么信号?武汉疫情的国际观点是什么?
卢山:不要对此过度解读。国内对疫情的了解比世卫组织更及时。这种病毒已经从一个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升级。这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不是预先判断的行为。不要怀疑或猜测。事实上,这是一个国际组织根据所发生的事情做出的判断,也是对全世界人民的提醒。这不是一个预先的判断,也不是说情况越来越糟,或者中国仍有大规模疫情爆发。我不这么认为。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临床指南,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效药,但对于病毒感染的治疗,建议尝试α-干扰素和抗艾滋病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据你所知,还有什么其他种类的药物可以推荐进行临床试验?你能期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吗?
卢山:那时,非典使用的药物较少,主要是激素。如今,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抗艾滋病药物。我认为它很好,我可以试试。然而,药物是否有效的最终结论仍需在临床过程中加以证明,并且需要科学数据。
根据研制非典疫苗的经验,包括我实验室的非典疫苗,这项工作可能很快就会开展。国际紧急疫苗组织已经向三个研究机构拨款1000多万美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疫苗中心也在发展中,世界各地的机构都在发展中。我相信疫苗开发过程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推广。
新型冠状病毒和非典病毒应该没有太大区别,但应该是相似的。到目前为止,分离出的冠状病毒的变异并不大。但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疫苗需要在动物身上测试,生物产品需要安全,这需要许多具体的技术步骤。
目前,疫苗的研发种类繁多,有些需要分离病毒并制成灭活病毒疫苗;其他人首先获得病毒的dna序列,然后人工合成dna或蛋白质疫苗。这很简单。我的实验室做这个。现在没有技术上的困难,但完成它仍然需要时间。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能从控制疫情,特别是疾病的早期发作中吸取什么教训?
庐山:现在总结经验教训还为时过早。也许唯一的教训是,与几十年前相比,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已经侵入了山脉和荒地,过去没有人去过任何地方。除了杀死和治疗野生动物,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下,不与人交叉的病毒从野生正常宿主中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的免疫系统非常害怕,引起发烧等。
现在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也许下次会有别的事情。我们需要从全国到地方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监测。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该怎么办?通过这件事,有更多更好的准备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病毒学家卢山:接下来疫情很可能变化 甚至通过一段时间完全消失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