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6日电:中国的油气战略基地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新华社记者古玉

在准噶尔盆地,井架从地面升起。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发现打动了人们的心。作为中国油气战略基地,近年来,新疆石油人在天山南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针对在西部建立战略能源基地的目标,他们正在努力写出高质量的发展能源答案。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位于准噶尔盆地,始于新中国第一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几代石油人辛勤劳动,不懈努力。在用双手履行“我为祖国奉献石油”的庄严承诺的同时,他们也用创新和发展谱写了石油勘探开发的新篇章。

从2002年到2019年,新疆油田连续18年实现了1000万吨的高效稳产;2017年,发现马湖和吉木萨尔页岩油各有一个10亿吨的大油区,成为中国石油储存和生产的主战场;2019年1月6日,高滩1井达到1000吨的高产,创下中国陆上碎屑岩产量最高纪录;6月13日,新疆油田稠油累计产量突破1亿吨,可采储量增加2亿吨,建成中国最大的优质环烷基稠油生产基地...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大科技’工程,形成了以‘大科技联盟’为灵魂、具有新疆油田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催生了一批重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体系,油田进入了储量规模增长和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支东明表示,新疆油田公司将创新纳入公司整体战略,把创新放在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推动理论、技术、管理、信息化全面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势头,拓展新的发展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优势,实现企业的优质发展。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9年,新疆油田公司原油产量达到1247万吨,同比增长100万吨,成为中国原油产量最大的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已成为我国开发时间长、稳产时间长、整体连续增产时间长的油田。这是新疆各油田加快油气开发业务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塔里木油田位于天山南部,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之一。已进入30年历史的塔里木油田,已成为中国第三大陆上油气田和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为中国石油工业勘探深层和超深层油气藏开辟了新的阶段,目前正朝着相当于3000万吨油气产量的方向发展。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由于其极其恶劣的地表条件和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是世界上油气勘探开发最困难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通过地质理论、工程技术和管理改革,不断打破油气勘探的‘寒带’,克服工程技术的‘禁区’,消除体制机制的‘禁区’。”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杨学文说,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气盆地,油气藏一般在6000米以上。通过综合措施,塔里木油田突破了传统石油地质积累的“死亡线”,成为亚洲第一口垂直深度8882米的深井。它成功高效地开发了中国最深的陆上气藏克深9号,形成了3万亿立方大气区和10亿吨资源的大油气区。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随着钟秋1井、渤孜9井、轮滩1井一系列重大突破,塔里木油田不断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突破。油气勘探的成功频频见诸报端,有力地推动了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石化西北油田多年来在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死亡之海发现了塔河油田、顺北油气田等20亿吨碳酸盐岩油气田,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缝洞油气田,为国家贡献了1亿多吨原油和245亿多立方米天然气。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现在我们已经转向智能油田,这也是我们高质量开发的途径之一。”西北油田党委书记刘保增表示,在西北油田,无论是新疆第一台热分析设备,还是能够独立、自动完成变电站所有检测任务的“护目镜”机器人,都体现了智能化的成果。今天的西北油田正全面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成为智能油田建设的标杆。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国油气资源二次评价,新疆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09.2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预计天然气资源量为1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今年,新疆将加快“三基地一通道”建设,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油气产量;推进塔里木油田、马湖油田、吉木萨尔致密油田、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田和中国石化顺北油田3000万吨油气田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确保我国能源安全。

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庞博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我国油气战略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