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1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钱伟编辑陈郁
正在进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影响到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并影响到密切相关的消费金融行业。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疫情将在短期内影响消费金融业的线下业务,甚至几乎停滞不前,但网上交易仍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长。目前,接受采访的有执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家远程在线工作,以确保不间断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对疫区相关人员进行了减息、减费、延期还款等业务调整。
随着消费的增长,消费金融业的信贷业务无疑受到了冲击。根据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消费信贷主要用于购买家用电器、家居装饰、旅游和其他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
"短期内,线下实物消费将受到影响."消费金融首席执行官赵国庆告诉记者,从消费场景来看,线下消费金融的交易量将下降,但交易将从线下转向线上。该公司已经取消了“开门盈利”和周年庆祝活动。
另一位消费金融行业人士表示,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现在都在转向网上,对这一部分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我们的规模很小,目前,资本准入的进展受到了影响。”她说。
据业内人士称,严重依赖线下实物消费情景的贷款业务在短期内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分期产品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赵国庆表示,许多在线公司已经推出了“非接触式分销”。对于用户来说,在家工作和消费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考虑到收入和预期的变化,消费本身是疲软的。因此,从结构比例来看,线下会受到很大影响,而线上可能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
除了业务层面,贷后管理也面临巨大压力。由于该行业贷后管理是劳动密集型工作,由于疫情的影响,大量收账人员无法及时复工,收账有限。加上疫情期间借款人的收入、负债和预期,可能会推高整个行业的不良贷款率。
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考虑到企业恢复工作的实际时间可能在2月下旬,情况可能开始好转。与以往的经验相比,预计消费市场将在疫情爆发后大幅反弹。
虽然业务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但受访的消费金融公司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除了捐款抗击疫情,消费金融业还调整了在疫情地区的业务政策。
受疫情影响,一些人可能暂时失去收入来源,或者收入不稳定,导致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这方面,受访机构实施了特殊期限政策,如减息和减费、延期还款以及不将逾期客户列入违约客户名单。
中国邮政消费金融表示,将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因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或未能及时偿还贷款的相关人员提供减息、减费、延期还款等政策支持。
消费金融也立即调整了客户还款,推出了差别化的优惠政策。“差别化免除受疫情影响的湖北客户的罚息和罚款,合理延迟还款期限,减轻受疫情影响客户的还款压力。”公司说。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消费金融行业 线下业务短期面临停摆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