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1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郭玉川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中,除了应用现代西医技术外,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试行中,首次确定了中医治疗方案中处方药的组成和剂量。
近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显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公布的透解祛温颗粒(原名肺炎一号方)具有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轻症)临床症状的功效,并有可能降低重症肺炎的发病趋势。同意按照《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办法》申请备案,并纳入紧急审批程序,准予有条件的备案审批。这种药将在广东的30家指定医院使用。
肺炎一号处方开始大规模生产不到一周,其紧急审批速度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该颗粒具体疗效的质疑。中医智库创始人王和平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不仅肺炎一号药方,很多医院都在用中药治疗发热病人。这些方剂大多来源于中医经典《伤寒论》,更有效的方剂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组方,其疗效已被中医方剂所证实。
既然中医对流行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什么不能广泛推广呢?王和平说,这面临两个困难。他说:一方面,很难批准。这一次,肺炎一号在一个特殊时期被迅速批准。如果按照传统的审批方式,中药上市审批的速度会很慢,因为中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在药物管理方面,必须遵循西医的流程。即使一种经典的处方药想要上市,也需要几年时间;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瘟疫,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剂。然而,目前西医理论盛行,人们往往认为中医疗效缓慢、不可靠,导致中医在面对流行病时得不到重视。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医生小斌告诉记者,认为中药疗效慢,而且中药在面对某些疾病时也能快速反应是一种误解。他说:我们在湖北医院用中医理论的方剂射干麻黄汤治疗发热病人,总的治疗率很高。在向上级反映希望达成共识后,它也被应用到后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对于许多疾病,中医不比西医慢。
小斌表示,除了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使用中药外,对于一些易感人群和与外界有密切接触的人群,他们还将提供一些甘草干姜汤,帮助这些人去除体内水分,保持人体处于平衡状态,增强抵抗力。对于医务人员,他们还会服用中药,如葛根汤,以清除肺部,防止喉咙干燥。小斌介绍说,这些中药方剂属于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将对目前的疾病进行一些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王泽民通过网上咨询平台向博和博士表示,在中医治疗鼠疫的历史上,确实有案例。近年来,在白虎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例中,他还在2003年非典中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取得了显著疗效。新型冠状病毒和非典都是鼠疫症状。王泽民认为,通过中医辨证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和治疗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主编上官梦露计划严李良)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肺炎1号方”一周获批背后 是更多中医金方奋战在防疫一线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