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5字,读完约3分钟
上市公司
披露战争“流行病”需要谨慎
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监控防疫概念股
⊙记者戚豆豆○编辑全
捐赠资金和物资,扩大生产和应急,加快研发……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抗击COVID-19肺炎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上市公司关于抗击疫情的公告明显增多,涉及药品研发、防护产品生产等内容,包括真实披露和充分披露不确定性的审慎态度,以及一些在热点寻求炒作的案例。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部门坚决支持上市公司抗击疫情、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在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的监管中密切监控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部分公司的价格投机行为。上海证券交易所2月14日表示,本周,与疫情防控理念相关的股票被纳入重点监控,相应的信息披露监管得到加强。
有专家指出,在COVID-19防控肺炎的特殊时期,上市公司尽最大努力积极抗击“疫情”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化好事为坏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公司充分暴露了许多不确定性,如专利授权、有效性风险、注册审批等。,即实事求是。然而,如果个别公司人为地制造热点,它们将很容易误导投资者并造成严重后果。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仔细筛选,避免盲目追逐热点,参与相关概念的投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充分揭示研发的不确定性
此前,相关公司对抗疫药物研发进行了充分的信息披露,清晰地揭示了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从多个角度揭示了相关风险。相关公司表示,如果该产品能够获准上市,将主要通过防疫和控制期间的捐赠提供给相关患者。因此,考虑到生产成本、定价和销售预测,预计该产品不会对公司2020年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上述公司已经明确表示,药物研发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从捐赠和其他情况来看,即使该药物在成功解决各种不确定因素后获准上市,其收入是否能够支付研发成本也是不确定的。此外,从疫情防控进展来看,COVID-19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确诊人数有初步下降趋势,治愈人数明显增加。在这种背景下,药物带来的商业成功对公司业绩的长期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信息披露充分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投机的迹象,表明非理性因素在投资者决策中占了太多的权重,这也与公司的初衷不符,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是一个遗憾。”该专家表示,在药物研发、口罩制造、防疫产品生产等领域。,热门话题已有不同程度的追求。幸运的是,在市场各方的努力下,二级市场的人气已经下降,市场已经稳定下来。
监督及时遏制“副作用”
为了应对围绕战争“流行病”的炒作,上海证券交易所迅速启动了内幕交易检查,以防止可能的内幕交易。
转到版本3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上市公司 披露战“疫”需审慎 上交所重点监控防疫概念股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