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8字,读完约3分钟
2月17日,合肥电视新闻频道《晚间广播》栏目报道,合肥大型家电制造基地合肥海尔工业园如期复工。在报告中,海尔重返工作岗位后的情况与以往有些不同:过去没有大量涌入工厂的人群,有些人在错误的时间阻止和控制有序进入工厂;没有热闹的用餐队伍,但有一个安静有序的用餐系统……忙碌但不混乱,这是企业恢复工作后的场景。
合肥海尔工业园位于合肥经济开发区,占地800亩,是海尔在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当记者走进工厂时,他看到工人们正忙着组装冰箱,赶着下一批出口到日本的订单。
交货时间紧,生产任务重。合肥海尔工业园复工后,采用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进行生产,不仅保证了产品的高强度和高精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集中程度。此外,合肥海尔还采取了弹性奖励工作制和ab岗位等措施,科学制定员工上班计划。
目前,合肥海尔工业园区已有5000多名员工复工,出勤率达到70%。为了切断传染源,确保不发生疫情,合肥海尔早在几年前就做出了紧急部署,制定了防控应急预案,并成立了由130人组成的联防应急小组。发放防疫物资、测量体温、普及防控知识等,成为这支联防应急队伍的日常工作。
由于大量的人重返工作岗位,如何安全饮食也是恢复生产的一大挑战。结果,工厂变成了食堂,独特的“高考”餐饮应运而生。这些严格科学的防控措施为员工安心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尽管存在人力短缺、上下游原材料和产品流通受限等困难,海尔仍有信心在2020年前完成生产目标。
预防和控制有序错时进入和安静有序的用餐分享制度……据记者了解,复工的第一天,合肥园区的八家企业都得到了政府的首肯。重返工作岗位的繁忙景象也得到了安徽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海尔在防疫和复工方面为安徽企业树立了典范,感谢海尔为安徽经济做出的贡献。”
事实上,不仅是海尔合肥工业园区,全国各地的海尔工厂都出台了防疫和控制措施,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产的恢复。具体来说,在树立防疫意识方面,海尔编制了防疫手册和预防措施,每天对每一位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在防疫物资保障层面,提前10天储备人员的防疫使用,并开始后续8-14天的滚动储备;在返回工作岗位之前,发现了70个场景,推断出员工可能聚集在不同场景中的情况,并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规避措施;在后勤保障方面,从公共汽车到公园,从餐饮到会议,从办公室到旅行,从材料准备到公共消毒,开展事前调查和现场演练,确保员工安全、健康、有序地返回工作岗位。
这种“硬核”的防疫实践使海尔工厂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海尔贵州公园被区委领导誉为防疫控制的示范企业;在海尔重庆园区,重庆江北区经济信息委员会表示,海尔在防疫物资保障、员工管理和员工就餐安全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和中德园的复工得到了区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在大连,大连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和大连保税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认为海尔是考察区内所有企业的最佳人选....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高考式”就餐、错时入厂,海尔智家多措并举为复产保驾护航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