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6字,读完约4分钟

2月21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田作物生长正常,春耕已做好继续扎扎实实耕作的准备。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11个冬小麦主产省冬前一、二类苗占83.4%,比去年同期增长2.7个百分点,苗木生长好于去年。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小麦仍处于越冬期。冬油菜面积9200多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70万亩。主产区一级种苗占83.3%,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目前,长江流域冬油菜已进入萌芽阶段。

“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雨水节气过去了,冬小麦变绿了,油菜开始抽薹,花园、果园和茶园也进入了春寒期。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入春耕和春耕管理的准备阶段,许多地方的农民已经采取了行动。

最近,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科技教育司向中国1900万名高素质农民发出倡议,呼吁他们充分发挥立足农村、联系农民、联系城市的独特优势,帮助春季农业生产。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这些高素质的农民成为活跃在田间的新生力量,为农民提供社会服务,并被亲切地称为“田保姆”。

“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南方的一些地方正在利用气温上升开始田间管理。江西省泸西县土夏村有一个精心规划的温室区,包括数百个玻璃温室和薄膜温室。这些温室属于村民欧阳云创建的武功辛强生态农业公司。作为高素质农民的代表,她通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学习了苗木嫁接、无土栽培等技术,实现了抗病、抗重茬,延长了采收期。今天,她的团队有几十个人,他们不仅负责在基地种植水稻和蔬菜,还为周围的农民提供育苗等社会服务。

“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2月中旬,中国东北地区的土地仍处于冰冻状态,但计划在预防和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时为农业生产做准备。黑龙江省兰溪县农业和农村局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小农户联网,提供全方位的生产服务。该县组织开发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平台,并利用网络签订服务合同,使农民不用见面就可以签订合同,不用外出就可以耕种土地。到目前为止,全县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的领导已经达成了向农民托管50万亩耕地的意向。通过统一集中服务和规模经营,预计农业生产人员流动将减少近10万人次。

“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记者了解到,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耕遇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农业原料很难运到村庄和商店。目前,种子、肥料、杀虫剂和其他农业材料的总供应量是充足的,但是这些农业材料的运输和销售的“最后一英里”被封锁,使得很难进入商店和村庄。与此同时,一些农村地区甚至封锁了村庄和道路,影响了正常的农业活动。特别是,目前农业就业昂贵和困难的问题也很突出,这影响了一些大型商业实体的春耕生产。

“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面对这些新情况,“田保姆”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在春耕生产中,农业原料的有效流通,农业技术的推广,社会化服务的落地,都离不开高素质农民的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产业经济办公室主任刘长权表示,所谓的高素质农民来自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包括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领导人等新主体,以及返乡从事农业的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在春耕生产中,他们积极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依托“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购肥、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减少了人员流动。

“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为了服务新农民和小农户,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近年来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平台,组织了37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6000名工业技术系统专家在线解答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远程咨询。自1月下旬以来,平台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利用信息化、高效、便捷、覆盖面广的优势,在线回答了41万多个农业问题,发布了38万多个服务日志,实现了农业技术指导的全天候高效服务。

“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充分发挥信息化、便捷化、高效化优势,组织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开展网上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继续为春农业生产服务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希元表示,依托高素质农民,扩大农业科技人员和生产者、经营者对平台的覆盖面和利用率,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让广大农民乘坐“互联网+”快车。(记者乔)

“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5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