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8字,读完约4分钟
⊙黄子豪黄蕾唐殷飞○编辑陈郁
银行保险机构的进入将在国债期货市场激起一股泉水。对于“开闸”的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监管部门在参与CICC国债期货交易时,许多银行和保险机构表示将积极参与相关试点项目的申请,这对分散套期保值风险、丰富投资品种具有积极意义。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此次政策发布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因为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在机构中数量最多,对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的需求很大。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和投资有助于机构管理风险和收益。
银行可以直接对冲利率风险
据了解,此前已有多家银行和保险机构申请相关交易资格,并尝试开展相关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总行投资部高级经理卜振星表示,以前,银行通常通过股票交易和商品轮换来调整收入。在银行不再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后,国债期货可以直接用于对冲利率大幅波动交易中的风险和损失,而无需轮换。
卜振星表示,在这份文件发布后,银行不需要通过期货公司参与国债期货投资,但只要监管部门批准,银行有账户,银行就可以自行交易。该银行自己的衍生产品应计标准是400%,有足够的空作为后盾。“现在我们正在做固定收益+衍生品,利用利率对冲工具和掉期工具来保持财富管理产品的收益率。”他说。
一位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的高管表示,对于银行来说,首先是通过国债期货对冲利率波动的风险,国债期货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二是可以作为理财基金的管理工具,丰富其投资类型。
事实上,与商业银行相比,期货公司的资本量根本不是同一个数量级。“商业银行本身持有大量国债,这是天生的多头。他们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否则,巨大的国债现货量就映射到了期货市场,而国债期货的空头可以在几分钟内被炸掉。”一位期货公司的人说。
保险可投资衍生品类别的扩展
“这是可以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的保险基金的扩张。此前,保险基金可以投资于利率互换产品和股指期货,而国债期货将是保险基金可以参与的第三大衍生品。”一位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保险基金持有大量国债,允许它们投资国债期货有利于积极对冲利率变动的风险。
关于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早在六七年前,一些保险机构就提出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现实要求。但是,由于当时国债期货的资金规模较小,保险资金和衍生品交易经验相对缺乏,风险管理难度较大,因此一直没有发行。
“不过,大约两年前,监管部门起草了一份关于保险基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草案,业内也进行了一些内部研究。预计此次明确放开后,银监会将出台具体的规则和指引,保险机构也能真正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业内人士预计,基于安全稳定的原则,中国银监会将从实践中吸取教训,即保险资金仅限于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永远不允许投机。
目前,一些长期负债、利率风险敞口较大的寿险公司确实需要使用国债期货来规避利率风险。首先,当市场上可配置债券品种稀缺时,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参与国债期货来弥补一些损失;其次,保险机构通常持有大量长期债券。一旦收益率上升,保险机构将迫切需要缩短债券期限。此时,国债期货可以用来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缺口和对冲利率风险。
然而,从业界反馈来看,自2012年10月《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管理办法》出台以来,真正参与股指期货投资的保险公司其实并不多。“与需求相比,大多数保险公司考虑的风险更大。此外,配置专业团队的成本很高,这样的人才稀缺,保险机构也会考虑成本效益比。”
受访的保险机构对未来是否积极参与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保险机构表示,他们已经准备成立一个国债期货投资团队,并将积极抓住未来参与的机会。然而,也有一些大型保险机构强调风险控制,称他们仍需观望,预计即使他们参与,他们的努力也不会太大。
(韩、、也参与了这篇文章)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银行保险积极试水期债 国债大买方迎风险对冲利器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