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8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4日电(记者李昂、刘义德、王春燕)经过一次手机视频通话,调整了饲养比例,母羊的体力明显提高,产奶量充足,这让牧民们放下了悬在科堡里的心。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图们江地区的牧民在克保乐德已经饲养了200多只羊。目前,它是在春季产羔期,但有些母羊是不对的。"牛奶不够,好像体力不好."
他赶紧拨通了二人转宿务畜牧兽医站晁保印科图的电话。在详细询问并通过手机视频观看了围栏、饲料和母羊后,银豹朝科图建议喂食含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多汁饲料和浓缩物。
经过连续和仔细的补充喂养,母羊逐渐恢复体力,并有足够的牛奶。“很多畜牧兽医站的人都在防疫控制的第一线,不能及时赶到。”赵克宝立德说,在他赶时间的时候,晁保印·柯图建议通过手机视频查看情况。“我没想到问题会很快解决。”
37岁的晁保印·科图从2012年开始从事畜牧业技术指导工作。她曾多次参加团级和旗级畜牧兽医和疾病控制部门的培训,在家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他负责指导两个嘎查。近年来,他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社交软件工作。他建立的微信群有230多名牧民。
他说,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必须经常去牧民的羊圈进行现场指导。在COVID-19爆发肺炎后,许多人站在了预防和控制的第一线,许多指导被转移到了网上。
在春季牧区采羊保羊的旺季,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十几个牧民的咨询,很多问题都是通过手机视频电话及时解决的。
据统计,重要的畜产品基地锡林郭勒盟组织了667名专业人员,将不同区域的779个嘎查村连接起来,并通过远程技术指导帮助牧民进行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
在疫情防控期间,远程技术指导也给农民送去了“及时雨”。
陈文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租了两个温室,一个用来种豆子和其他蔬菜,另一个用来种葡萄。这是他种植葡萄的第一年,他感到不安。“去年种了两棚果树。施肥时,牛粪更多。当果树燃烧了一半以上时,他们被重新种植蔬菜和葡萄。”
看到葡萄开始发芽长出叶子,他又开始紧张起来。“我担心病虫害,想着如何预防它。我听说‘12396热线’有专家打来电话。”陈文祥说,热线电话很快帮助他联系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果树专家李晓燕。
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李晓燕建议他应该先用多菌灵来预防这种疾病,并且还明确了用法和用量,这让他感到放心。
2014年,李晓燕被聘为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她说,由于防疫和控制的需要,农民的问题主要是通过“12396热线”来解决的,而且每天都向农民咨询。“小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清楚地陈述,而复杂的‘面对面’指导则通过视频连接。”
这条“12396热线”是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今年1月中旬设立的。该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建中表示,该热线通过电话和视频提供服务,并依靠此前聘请的500名科技委员为农牧民提供免费的全方位农业科技服务。
“科技委员的服务领域涵盖蔬菜、果树、食用菌、畜牧兽医等十多个领域。”张建中说,科技委员签署了一份服务协议,他们每年被聘用一次,由政府提供财政补贴。
该热线在建立之初,处于预防和控制COVID-19肺炎的关键时期,并立即投入使用。成立一个多月以来,已提供电话和视频远程指导近500次,大大提高了农牧业技术指导的效率张建中说道。
在疫情防控中,内蒙古作为一个农牧业大区域,不仅严格控制,而且通过各种措施保证了春季农牧业生产的有序发展。目前,全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复业率已达到今年同期的70%左右。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远程技术指导助力内蒙古农牧民有序开展春季生产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