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3字,读完约2分钟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张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升温”了“非接触式”金融的发展,它悄然改变了传统的线下网络化金融管理。

一般来说,每年的2月和3月是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的旺季。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线下金融投资活动逐渐转向网上。

最近,包括工行和农行在内的30家金融机构将自己的定期存款和基金产品放在了支付宝上。传统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技术平台原本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在特殊时期特殊需求的刺激下,呈现出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根据支付宝的数据,在流行时期,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线理财。支付宝存款金融产品销售额增长100%以上,基金认购交易日增长400%。

这场“新竞争”的基础是什么?疫情过后,它还会继续吗?

事实上,金融技术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支付宝就与工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随着消费习惯和财务管理习惯的改变,传统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结对”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方面,银行拥有强大的金融实力和专业的风险控制技术,而金融技术公司有足够的渠道接触个人和小微企业。”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种互补合作,一方面,用户可以不用去线下柜台,直接在手机上获得“非接触式服务”,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获得更充足、更便宜的融资、贷款等服务。

“宅经济”催生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平台新竞合

“金融技术平台和传统金融机构不仅仅是竞争产品,它们的核心功能也是不同的。这是他们合作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

他指出,事实上,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是各自核心业务的整合,这种合作趋势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从而改善客户体验,获得共同利益。

“但是,‘互联网加银行’有一种竞争关系,需要在具体的业务运营中解决。”赵锡军说。例如,如何在第三方平台和银行之间分享利润,如何根据监管要求划分各自的责任,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办主任王刚表示,在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背后,两类机构往往会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合作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从而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技术平台共赢是大势所趋。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宅经济”催生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平台新竞合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