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4字,读完约2分钟
昨日,央行通过官方微信公众账户对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涉及的热点问题有:为什么转换后的贷款利率要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础上加减,而不是使用浮动倍数,个人抵押贷款利率转换为lpr还是固定利率更合适。
据央行称,自2015年10月以来,基准贷款利率一直保持不变。与基准贷款利率相比,lpr更加市场化,能够及时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自2019年8月以来已经多次下降。为了保护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的权益,特别是让借款人享受到利率下调带来的好处,央行明确表示,从2020年3月1日起,将推进现有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的转换。股票贷款定价基准转换遵循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尊重银行和客户的自主选择。借款人和贷款人可以通过协商决定是否转换、转换为lpr正负点或固定利率。
根据转换规则,如果转换后以lpr作为定价基准,实际贷款利率将在lpr的基础上通过加减点确定,而不是过去的浮动倍数定价法。为此,央行解释说,当参考基准贷款利率在过去波动一定倍数时,基准贷款利率的变化会产生放大/缩小贷款执行利率的不对称效应。例如,如果两笔贷款的利率分别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8倍和1.2倍,当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下调0.1个百分点时,这两笔贷款的实际执行利率将分别上调/下调0.08个百分点和0.12个百分点,效果明显不同。然而,在转换之后,贷款利率在lpr的基础上以正负点定价,这符合国际惯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确保当未来贷款利率发生变化时,对所有贷款利率的影响将是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幅度,这更为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个人抵押贷款利率是在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上调或下调一定比例而确定的。浮动抵押或贴现抵押转换为低利率抵押后,其影响将不同于以前的定价方法。简单地说,对于借款人来说,如果当前执行利率高于lpr,当lpr在未来上升时,加减分的方法更为有利;当lpr降低时,浮动多模式更有利。如果当前利率低于低利率,未来低利率上升时,浮动倍数法更为有利。当lpr降低时,加减点更有利。如果当前利率等于lpr,这两种方法没有区别。
至于将个人抵押贷款利率转换为低利率还是固定利率更好,央行表示,这两种转换方式各有优势,具体选择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判断,尤其是未来的利率走势。如果你认为lpr在未来会下降,最好转换到参考lpr定价;如果你认为未来低利率可能会上升,那么转换到固定利率将是有利的。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央行:贷款利率切换成LPR加减点更公平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