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48字,读完约7分钟
期待已久的第二批33个品种的批量采购于1月17日开始。今天上午,有报道称,华东医药的核心产品之一阿卡波糖(Acarbose)上市,公司股价突然暴跌。
1月17日上午8时,国家组织的第二批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市医疗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办公室进行,产生了本次评选的结果。三天后正式公布了筛选结果,全国各地的患者都可以在四月份使用这批筛选出的药物。
国家组织的第二批药品集中采购于2019年12月29日正式启动。在这批药品集中采购中,选择了33个品种,涵盖糖尿病、高血压、抗肿瘤和罕见病,涉及1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采购数量基数为124亿件(包/件),每个品种的约定采购数量为采购数量基数的50-80%。
在二级市场,医药企业涨跌互现,华东制药早盘大幅下跌,而绿野制药、石爻集团和恒瑞制药表现强劲。
这一轮收集了33种药物
12月29日,上海阳光药品采购网发布文件,实施国家组织的第二批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标志着第二批集中采购正式启动。这次,该文件公布了国家收集的第二批品种目录。共有33个品种,其中阿卡波糖、阿莫西林、安力森坦片和格列美脲的上市令人印象深刻。
根据Minenet的数据,2018年,上述33个品种(通用名+剂型)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总销售额超过350亿元,其中8个品种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与前两轮采购不同,如果新一轮采购申报的企业实际数量≥9家,入围企业最多可达6家;如果实际申报企业数为7~8家,最大卖空企业数可达5家;如果实际申报企业数为5~6家,最大卖空企业数可达4家。
据公开信息显示,阿莫西林申报企业数量最多,达到8家,其中包括联邦医药、石药中诺、湖南科伦、金华康恩贝、安科恒益、鲁抗医药、桂林南药和湖南先声;格列美脲、莫西沙星和左西替利嗪紧随其后,达到7。根据规定,这些品种的卖空企业最多可达5家。总体而言,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数量约为3家,竞争态势预计将持续激烈。
第二批购买了33个品种。根据集团计算,齐鲁制药、科伦制药、杨紫茳制药、石爻集团和恒瑞制药有望成为大赢家。齐鲁制药的产品数量最多,达到7个,预计有6个来自科伦和杨紫茳的产品参与竞标,5个来自石家庄医药集团,4个来自恒瑞医药(包括成都盛迪医药)。
除32个口服品种外,目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一个注射品种由百济神州独家在中国销售,而恒瑞、石爻、齐鲁的仿制药已按新的四大化学药品类别进行注册和批准,并已列入中国上市产品目录,被认为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符合相关政策。
据最新消息,重肿瘤药物紫杉醇赢得了原研究单位辛集/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和石爻欧亿的竞标,但齐鲁制药未能中标。
医药公司在二级市场的绩效差异
部分品种采购规模较大,有两个品种采购规模超过10亿元人民币:
首先,购买金额最高的阿卡波糖(糖尿病药物)为29.28亿元。
第二个是S-1(用于治疗晚期胃癌),购买金额为10.45亿元。阿里生坦片的最低购买金额为449万元,高于“4+7”时代品种的最低购买金额(约1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1月17日中午之前,华东制药股价暴跌,跌幅达9.24%,至22.4元,成交额为5.58亿元。中午时分,绿野制药股价突然上涨,收于6.21港元,上涨2.48%。
在新闻中,有媒体报道称,在第二轮药品集中采购中,据悉,在本轮药品集中采购中,阿卡波糖的投标公司包括华东制药的子公司中美华东、绿业制药和拜耳,三个投标分别为13.96元、9.6元和5.42元,规格为50毫克/30片。拜耳转换后的单芯片价格为0.1807元,比规定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格0.8353元低近80%,即中国、美国和华东地区出局。
值得注意的是,阿卡波糖是华东医药的核心产品之一。如果退出的消息确凿,将对公司产生巨大影响。
石家庄制药集团股价在中午时分突然上涨,上涨6.22%,收于19.12港元。在这一轮的征集中,石家庄医药集团投标了五种产品:阿奇毒素片、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头孢氨苄胶囊、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阿莫西林胶囊。
恒瑞药业有四个产品: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S-1胶囊、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醋酸阿比特龙片参与了本轮投标。恒瑞医药1月17日开盘走高,中午收盘上涨3.77%,总市值3967亿元。在新闻中,公司于1月16日晚宣布,领导恒瑞药业30年的“灵魂人物”孙飘扬不再担任董事长;公司总经理周接任董事长职务。
新一轮征收和开采的降价幅度更大
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立臣早前表示,新一轮的批量采购将比上一轮降价幅度更大。原因如下:第一,经过上一轮谈判,国家谈判人员的谈判能力进一步提高;第二,与第一批有数量的采购规则相比,这一规则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从独家中标扩大到六家中标公司。入围企业越多,药品价格跌幅越大,部分中标药品的降价幅度可能会超过首轮。
回顾第一批集中收缴,4+7试点项目于2018年12月启动,2019年9月,25个省市集中收缴结果揭晓,药品降价成为当务之急,引发了市场结构的重大洗牌。
具体而言,截至2018年底,“4+7”城市开展了药品批量采购试点,25种入选药品平均价格下降52%,降幅最高为96%。2019年9月,采购量从11个城市扩大到全国,在试点前期降价的基础上,25种精选药品平均降价25%。根据商定的采购量,国家组织的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中选择的25个品种预计将节约253亿元。
在二级市场,2018年12月第一批带量采购结果公布后,医药行业整体大幅下滑,许多股票下跌约25%。然而,在2019年宣布全国范围内扩大采购数量的结果后,制药行业的影响时间和程度与去年相比明显缩短和减少。
中信证券指出,虽然仿制药行业中长期利润回报将达到合理水平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市场已经充分预见到了数量采购带来的降价风险,预计后续对行业的影响将逐渐减弱。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种被纳入数量采购,未来仿制药企业的竞争核心将来自R&D和成本控制,销售能力将逐渐减弱,销售费用预计将大幅降低。大量购买所节省的医疗保险资金为创新药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进军创新药物领域将成为仿制药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然而,从技术和资本的角度来看,预计只有龙头企业才能成功实现转型。
中泰证券认为,应该理性对待批量购买。对于仿制药,按量购买的政策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从长期趋势来看,仿制药的回报率为10%至20%。销售费用大幅下降,行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仿制药降价分企业进行,有能力、有生产能力、低成本的企业与原料药制剂相结合,有望在竞争中胜出。虽然收入在下降,但销量却大幅增加,利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使一些准备充分的企业受益。过去产能小、品种单一、产能有限的企业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第二批带量采购降价幅度或更大!医药白马核心产品出局 股价闪崩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