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7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陈启岳)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新的一年伊始,世界首个1000吨级太阳能燃料合成示范工程近日在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成功试运行。该项目率先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用于工业生产,对缓解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太阳能燃料合成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然后电解水制备绿色氢气,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甲醇等液体燃料,并将可再生能源储存在液体燃料中。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太阳能、二氧化碳和水等可再生能源生产清洁和可再生的液体燃料,如甲醇。这将是未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收集和储存间歇分散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技术,是实现人工光合作用合成绿色能源的过程。
本项目基于大连化工学院李灿院士开发的两项关键创新技术:高效、低成本、长寿命、大规模的水制氢电催化技术和廉价、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技术。该项目采用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三个基本单元组成,总投资约1.4亿元。该项目将建设一座总功率为10兆瓦的光伏电站。经过逆变整流后,将为两台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电解水制氢设备供电。
记者还从金高科技相关人士处证实,金高为该项目配套的10mw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了所有高效的perc组件。该模块具有优良的温度系数、低光照发电能力和可靠的性能,在极端天气和环境下仍能高效输出功率,能有效保证电站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后续制氢装置的供电,从而实现电解水制氢,持续提供清洁燃料。
业内人士表示,该项目对缓解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方面,探索了中国西部丰富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化利用模式,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为有效利用UHV输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条途径,为解决中国许多地区的弃光弃风弃水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另一方面,太阳能燃料甲醇是绿色氢的载体,有助于解决氢能储存和运输的安全问题。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全球首套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 晶澳科技提供高效组件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