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59字,读完约11分钟
核心要点: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30日的最新评估中,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被确定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然而,世卫组织表示,根据现有信息,委员会不建议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这可以说影响最小,几乎没有影响。此外,世卫组织的目标是疾病,而不是中国。各国会自发地采取一些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限于对乘客的限制和监控,而不会上升到货物的水平。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标为pheic的相关流行病对受影响国家的出口没有重大影响,也没有显著改变其出口与其他经济体相当的趋势。pheic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但疫情本身可能通过影响经济活动对出口增长中心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从非典期间的情况来看,疫情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中国供应能力的下降可能会增加内需的溢出,使进口强于出口,并缩小贸易顺差。从短期来看,疫情引发的春节假期延长可能对2月份贸易数据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应该考虑到,如果当前疫情在非常不同的宏观背景下持续6个月以上,可能会对国内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进而给中国出口带来负面反馈。
以下是主要内容:
自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断发酵,对国内居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疫情的扩大,通过接触感染的患者也出现在其他海外国家。在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30日的最新评估中,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被确定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这使人们普遍担心,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是否因为这种确定性和其他国家对疫情的预防而受到很大影响,从而使可能受到疫情影响的经济形势更加恶化?那么,被认定为pheic对中国的出口有多大影响?
1.谁说了什么?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2005)关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第二次会议,并发表声明。声明中有四个要点:
首先,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流行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流行病现已达到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委员会强调,应本着支持和赞赏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在疫情前沿采取的行动的精神,看待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宣布,并希望中国的透明行动取得成功。委员会认为,世界需要团结和协调努力,加强世界其他地区的预防工作,并向可能需要更多支持的地区提供援助。”
第二,委员会向世卫组织、中国、所有国家和国际社会提出了积极建议。对各国的建议主要包括:做好疫情控制准备,与世卫组织共享所有数据,努力减少人类感染,防止二次传播和国际传播,通过多部门交流与合作为国际对策做出贡献,以及促进研究工作。
向国际社会提出的建议包括团结与合作、相互支持、风险预防、研究开发必要的治疗方法,以及支持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第三,人们所担心的限制性和负面的建议在声明中没有涉及,并且有些条款并不建议歧视和限制歧视。对各国的建议包括“根据现有资料,委员会不建议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以及“各国必须向世卫组织通报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采取的任何旅行措施。”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第3条的原则,请各国不要采取可能导致侮辱或歧视的行动。向国际社会提出的建议包括“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第43条的规定,采取额外卫生措施明显干扰国际交通的缔约国(指拒绝国际旅客、行李、货物、集装箱、运输工具、物品等出入境。或延迟出入境超过24小时)有义务在采取措施后采取措施。世卫组织将审查这些原因,并可能要求有关国家重新考虑其措施。世卫组织必须与其他缔约国分享关于所收到的措施和理由的信息。"
第四,世卫组织将在三个月后再次开会,届时将重新评估这一流行病是否仍被视为pheic。“总干事将酌情决定在三个月内(或更早)重新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
从声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世卫组织的一系列建议是针对疾病的,而不是针对中国的,并且不建议对中国采取过度行动。事实上,《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旨在最大限度地防止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同时尽可能减少对世界交通的干扰。它要求所有缔约国发展、加强和保持其核心应急能力,以便迅速有效地应对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
根据条例,如果确定正在发生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总干事应发布一项临时建议。临时建议可包括“缔约国或其他缔约国在遇到涉及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和/或邮包等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时,为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国际传播并避免对国际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而采取的卫生措施。”临时提案可随时撤回,在公布三个月后自动失效,并可修改或再延长三个月,最长可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卫生大会确定与之相关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
它的建议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是一概而论,例如,对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和邮包的建议。世卫组织可以给出:“没有必要采取具体的健康措施/审查感染地区的旅行记录/审查医疗检查证明和任何实验室分析结果/需要进行医疗检查/审查疫苗接种证明或其他预防措施/需要接种疫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对嫌疑人进行公共健康观察/对嫌疑人实施检疫或其他健康措施/隔离感染者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对接触可疑或受感染人员的人员进行跟踪/拒绝可疑或受感染人员入境/拒绝未受感染人员进入受感染区域和/或进行出境检查和/或限制受感染区域的人员离境”;
对于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和邮包,谁可以给出:“审查货物清单和航行路线/实施检查/审查在离开或过境时采取措施消除感染或污染的证明/处置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邮包或骨头以消除感染或污染源(包括病媒和宿主)/采取具体的卫生措施以确保安全处理和运输骨头/实施隔离或隔离/如果所有现有的处理或操作方法都不成功, 然后密封和销毁受感染或受污染或可疑的受监视的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或邮包,并禁止离境或入境”;
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很大。世卫组织在声明中表示,根据现有信息,委员会不建议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这可以说影响最小,几乎没有影响。此外,世卫组织的建议不是强制性的。目前,虽然各国会自发地采取一些措施,但这些措施仅限于对乘客的监控,还没有上升到对货物的水平。
第二,以史为鉴
自2005年以来,又有五起疫情被世卫组织确认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通过考察当时其他国家的出口情况,我们也可以猜测pheic对中国出口的真正影响。
历史上的五大流行病是:
2009年4月25日,墨西哥和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被确认为pheic,2010年8月10日,世卫组织宣布不再处于6级警戒状态;
2014年5月5日,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国际传播被确认为pheic,它影响了阿富汗、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以色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索马里和叙利亚。2019年3月1日,世卫组织继续确认该病毒为pheic;
2014年8月8日,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被确定为pheic,并建议不应普遍禁止国际旅行或贸易;应执行这些建议中对埃博拉病例和接触者旅行的限制。埃博拉疫情主要影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导致11 300多人丧生。2016年3月29日,世卫组织确定埃博拉不再是pheic;
2016年2月1日,寨卡病毒被确认为pheic。建议不要对寨卡病毒传播的国家、地区和/或领土实施旅行或贸易限制。在寨卡病毒传播地区的旅行者应该得到最新的建议,告知他们潜在的风险和减少蚊虫叮咬的适当措施。世卫组织标准建议应在飞机和机场消毒中实施。2016年11月18日,世卫组织确定寨卡病毒不再是pheic;
2019年7月17日,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病毒疫情被认定为非传染性疾病,这一认定在10月18日继续进行。
根据现有数据,我们回顾了在相关疾病被确定为pheic期间主要受影响国家/地区的出口情况,以了解其对出口的影响。
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被认定为pheic,墨西哥本月的出口增长率也处于这一阶段的底部。经过轻微冲击后,迅速反弹,2009年8月以后的趋势和出口增长率与中国的出口增长率相似。从2008年7月到2009年7月,出口增长中心低于中国,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从2008年到2009年,美国的出口情况与中国非常相似。被认定为pheic对美国和墨西哥出口的影响并不明显。
2016年2月,寨卡病毒被认定为pheic,在巴西举办奥运会的合理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巴西出口了更多的农产品和肉类,更有可能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此后出口增速仍有波动和反弹,且趋势与中国出口一致,其中心仍高于中国,这并未反映pheic的影响。
刚果黄金在相应时期的情况与前一时期相似。2018年,刚果黄金出口数量和价值指数均有所上升,但刚果黄金出口形势的主导因素不是刚果黄金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经历了大约半年的出口下滑,此后其出口增长率与中国持平。
综上所述,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相关疫情被标记为pheic对受影响国家的出口没有显著影响,其趋势与其他国家没有显著差异。pheic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但疫情本身可能通过影响经济活动对出口增长的中央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三.非典时期的进出口形势
非典于2002年12月首次出现,2003年2月在广东、香港和澳门传播,3月传播到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警告。疫情在5月份得到控制,世界卫生组织在6月份逐渐解除了警告。对于这一阶段的出口,我们主要做两个比较:
首先,从中国出口和韩国出口增长率的比较来看,韩国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两国出口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中国出口更加稳定。2003年出口年增长率为34.6%,高于2002年的22.3%,表明疫情对出口和外部需求的影响相对有限;
第二,从中国进出口增长率的比较来看,2003年中国进口增长率为39.9%,这在绝对水平上高于出口增长率,尤其是上半年,然后有所下降。结合其他经济指标,中国国内工业增加值从2月份的19.8%下降到5月份的13.7%,这可能反映了中国在疫情期间供应能力的下降,从而使进口强于出口,并缩小了贸易顺差。
从历史上看,疫情对出口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中国供应能力的下降可能会增加内需的溢出效应,使进口强于出口,并缩小贸易顺差。从短期来看,今年春节假期的延长可能会对贸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大部分地区已宣布企业将于2月3 /9日复工,部分地区已宣布将于3月复工,这可能对2月份的贸易数据产生相对明显的负面影响。
从广义上说,不可否认的是,非典时期的宏观背景与现在大不相同。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经济刚刚显示出复苏迹象,全球经济也在贸易战的影响下显示出稳定和略有改善的迹象。除周期性因素外,当前全球经济没有很强的驱动力,这与2003年世界经济相对高速增长阶段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红利期明显不同。不能排除当前疫情对国内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大于2003年的情况。如果是这样,全球需求的微弱减弱可能会进一步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反馈。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招商宏观:新冠病毒疫情被列为PHEIC对出口影响大吗?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