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8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财务管理子公司的第一年,2019年,许多银行财务管理子公司被批准开业。2020年,随着财务管理子公司逐步步入正轨,新产品将不断推出。面对这条全新的轨道,银行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对于告别“刚性赎回”的投资者来说,银行的财务管理能力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目前,哪些银行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表现较好?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国家银行:
引领产品创新
根据《溥仪银行业金融能力标准排名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全市场商业银行(不含外资银行)在本季度末拥有金融产品91921种,比第三季度减少4896种,比上个月减少5.06%。幸存的规模估计为26.84万亿元,比上个月下降0.3%。其中,存续国有银行(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36,108家,比第三季度减少1,714家,比上个月减少4.53%,存续规模预计为20.89万亿元,比上个月增加0.11%。
随着国有银行财务管理规模的扩大,能力竞争日益激烈。2019年第四季度,兴业银行的分销能力和盈利能力排名第一,综合财务管理能力保持第一;中国工商银行在产品丰富度、发行能力和信息披露标准化方面表现突出,而中国光大银行在信息披露标准化方面表现较好,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与第三季度一样,在十大国有银行中,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数量比为3:7。“从市场表现来看,9家全国性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相继获批开业,为中国理财业务的独立、专业运营铺平了道路。随着子公司制度转型的不断推进,可以预见,未来中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和竞争将进入一个新的蓝海。”溥仪标准的研究员余心悦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业转型的推进,国有银行在理财产品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投资选择(权益)和投资模式选择(fof/mom)监管放松后,国有银行凭借自身的投资和研究优势,在产品创新方面大大领先于地区银行。从第四季度开始,于认为,产品投资、投资管理模式和投资起点覆盖面是国有银行扩大与其他银行差距的重要因素。
此外,风险管理能力和信任的规范化也是投资者更加关注的领域。具体来说,在第四季度,大多数国家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表现良好且稳定。其中,国有银行的净值波动相对较为明显,反映出以市值计价的净值产品已经逐步实施;另一方面,净资产产品的信息披露比预期收益产品更完善。在预期收益产品中,国有银行产品的信息披露相对完善,但到期信息和经营信息的披露频率过低。
城市商业银行:
空室风力控制能力仍有进步
根据溥仪标准数据,2019年第四季度,幸存的城市商业银行数量为33,468家,比第三季度减少1,324家,比上个月减少3.81%。幸存规模估计为4.53万亿元,比上个月下降1.26%。
在综合财务管理能力方面,2019年第四季度,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其中,江苏银行在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方面排名第一;南京银行理财业务盈利能力占主导地位,产品丰富性优秀;北京银行的分销能力排名第一。
随着理财业务净值转型的深入,城市商业银行加快了净值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然而,从总体上看,城市商业银行的产品丰富度却大相径庭。
“排名靠前的城市商业银行产品对象类型、投资起点和产品形式进一步完善,与全国性银行没有明显差距;排名较低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投资类型、投资起点设置、产品对象类型、产品形式、日销售产品数量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缺陷,产品体系相对简单。”余指出。
在大力推进金融管理业务模式转型后,许多城市商业银行也借此机会重组内部管理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于指出,2019年第四季度,前15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表现不逊于全国性银行。但是,仍有一些银行在风险控制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需要从内部结构、风险控制流程、产品赎回风险等方面加强。
在余看来,从市场结构来看,理财业务转型仍由实力较强的全国性银行和区域性银行主导和推动,市场头效应尚未减弱。目前,一些小银行已经退出理财产品分销市场。
2019年,作为金融子公司的第一年,许多银行的金融子公司都被批准开业。俞认为,未来,随着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总行的批准,金融子公司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强,产品类型将进一步丰富,流向股权市场的资金将进一步增加。在金融子公司的领导下,中国银行金融管理市场将逐步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股份行理财能力领跑 “头部效应”仍在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