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4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广州2月27日电(记者肖思思)如何对患者粪便和纸质病历进行消毒...这是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组每天发布并分发给数千家医疗机构的《医院意识防控每日小贴士》。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在无症状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有些患者潜伏期很长。这些因素对医院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出了挑战。

最近,随着广东工作和生产的逐步恢复,人员流动有所增加。在COVID-19肺炎防控期间,为恢复医院日常诊疗秩序,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广东省各医疗机构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做法。

发烧是COVID-19患者肺炎的典型症状。广东省人民医院用科技手段取得了第一个通行证。记者在医院门诊大厅的“5g红外测温区”看到,当进入者正常通过检查区时,他们可以快速、安全、隐蔽地完成温度测量,无需停车。该设备可同时检测视野内多人的体温,检测精度为0.2,实时成像,如有发热立即报警。

广东省医疗机构多措并举逐步恢复日常诊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于表示,“5g红外测温”的使用严格遵守体温监测第一关的“安全屏障”,提高了交通效率,大大降低了接触和交叉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和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保护。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作为省级定点医院,从疫情早期就设立了“意识控制监督岗”,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专职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行为和流程错误,预防职业暴露,指导医院应对医院敏感风险事件。

广州市妇幼保健院是广州市治疗儿童传染病和儿童重症传染病的定点医院。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医院对新入院的有流行史、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pcr检测,每天最多筛查500余例。截至2月25日,共发现5689例病例,包括250多名医务人员。

广东省医疗机构多措并举逐步恢复日常诊疗

“目前,广东省卫生系统在逐步合理推进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服务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继续做好医院防控工作,降低医疗机构COVID-19肺炎传播风险,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广东省COVID-19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小组副组长刘冠贤表示,广东要求各医疗机构在做好防护用品储备、全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评估后,逐步返回门诊,一个合格,一个开放。严格守卫门急诊、住院和术前检查的“三道防线”,保护患者、医务人员、押运人员、保安员、探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

广东省医疗机构多措并举逐步恢复日常诊疗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广东省医疗机构多措并举逐步恢复日常诊疗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5937.html